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2003年北京地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株的基因型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2003年流行的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方法采集2003年北京地区暴发和散发麻疹临床病例咽喉拭子,使用WHO推荐的Vero/SLAM细胞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分离株的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对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与麻疹病毒基因库中参考株进行比较,参考株包括H1a基因型9株,H1h基因型2株,H1c基因型7株......
作者:谢正德;姬奕昕;王艳;张燕;刘亚谊;张辉;刘春艳;王燕;闫静;买颖;申昆玲;许文波 刊期: 2006- 05
-
血管活性肠肽对大鼠内毒素性休克肠道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的肠道病变、血液TNF-α、IL-1β、IL-10改变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保护作用.方法2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8只),内毒素休克组(10只)和血管活性肠肽干预组(10只).内毒素休克组大鼠左侧颈外静脉注射内毒素10mg/kg,血管活性肠肽干预组注射同量内毒素后,即刻注射血管活性肠肽5nmo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实验开始后1、2、4、6......
作者:张育才;杨丽萍;汤定华;张宇鸣 刊期: 2006- 05
-
母体IgG对NMDA诱导的其幼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母体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其幼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幼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观察海马神经元在NMDA神经毒性作用下的变化,以及给予不同浓度的母体IgG后的影响.通过测定神经元漏出的乳酸脱氢酶(lacticdehydrogenase,LDH)活力,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
作者:王红梅;邹丽萍;张炜华;曾敏;赵春礼;章军焰 刊期: 2006- 05
-
中国大陆首例H5N1人禽流感肺炎报告
目的总结2005年中国首例确诊并救治成功的人禽流感肺炎病例的临床特征、诊疗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收治抢救的中国大陆首例人禽流感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疗体会.结果本例为9岁男孩,急性起病,但早期症状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相似,早期症状轻,表现为发热、干咳,卡他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而耽误治疗;5~7d进入进展期后,有进展快,肺部改变严重及血象白细胞低的特点.本例初期体温中度升高,能坚持上学;病......
作者:罗如平;祝益民;胥志跃;高纪平;于四景 刊期: 2006- 05
-
新生儿味觉发育62例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味觉发育情况及性别差异.方法62个健康新生儿(男女各31名)在出生后90min进行四种味觉测试,味觉溶液浓度为:25%蔗糖(甜味)、5%氯化钠(咸味)、1.43%柠檬酸(酸味)、0.025%盐酸小檗碱.摄像记录新生儿味觉测试中的面部表情.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新生儿对味觉的不同面部表情,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味觉性别差异.结果对甜味溶液新生儿的面部表情主要为没有口部动作或口部吸吮......
作者:章岚;黎海芪 刊期: 2006- 05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核系祖细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很多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巨核系祖细胞致ITP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HCMV相关ITP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体外培养技术收集集落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并给予更昔洛韦治疗.......
作者:肖燕;林雯;刘勤;金润铭;费洪宝 刊期: 2006- 05
-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心脏功能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好发于婴幼儿的全身性血管炎,可导致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心肌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KD的主要依据之一,包括急性期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瘤等.我们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dopplertissueimaging,DTI)检测KD急性期患儿的心脏节段运动,评价心脏功能.......
作者:范舒旻;夏焙;林洲;陶宏伟;刘力;于薇 刊期: 2006- 05
-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Th1/Th2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迄今病因不明,从流行病 学特征推测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或毒素超抗原引起的免疫学异常有关.认为超抗原有强大的激活T细胞能力,通过T细胞介导血管炎性反应[1].但仍有着诸多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KD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及各自的特异性转录因子T盒21(T-bet)和锌指转录调解因子3(GATA-3)mRNA的检测,在......
作者:常健;鲁继荣;梁东;李海波;陈银波;赵红霞 刊期: 2006- 05
-
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caspase-1、IL-18、IL-1β的表达及其意义
近年来,炎症和免疫反应在惊厥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caspase-1是caspase超家族的重要成员,被认为与炎症和凋亡有关.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β是caspase-1的两种作用底物,也是具有多向性生物功能的炎症介质.研究证实,caspase-1、IL-18、IL-1β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密切相关[1],但它们与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2004年4-9月我们......
作者:刘利群;毛定安;薄涛;白海涛;莫双红;熊洁 刊期: 2006- 05
-
再生障碍性贫血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以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综合疗法,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多[1].下面总结我院2003年1月-2005年8月,应用ATG治疗25例儿童再障后的不良反应,探讨它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以期将其更合理地用于临床.......
作者:吴蔚;沈和萍;赵芬英;宋华;杨世隆;石淑文;魏健;徐卫群;汤永民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钙离子通道与人类遗传病
- 2 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二例
- 3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胼胝体纤维结构的2年随访
- 4 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 5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基因突变致重度溶血性贫血伴遗留神经系统症状一例
- 6 儿童克罗恩病维生素D缺乏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 7 关于使用《中华儿科杂志》网上投稿、审稿系统的通知
- 8 厚德尚道、大医精诚: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吴希如教授
- 9 1型糖尿病合并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一例
- 10 血管神经因子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Norwood Ⅰ期手术术后管理一例
- 12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非经典基因与1型糖尿病临床状态相关性的研究
- 13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特点及其心脏血流动力学研究
- 14 《婴幼儿喂养建议》解读
- 15 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的Leigh综合征二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 16 北京市儿童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有关的手足口病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例
- 17 小儿Graves病合并扩张性心肌病一例
- 18 幼儿中文语言词汇发展的研究
- 1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机制及临床干预
- 20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