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特点及其心脏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生胎龄≤34周、体重≤2000g的早产儿105例,其中男63例、女42例,出生胎龄(31.1±1.9)周,出生体重(1401±314)g.均于生后第2、3、5、7天进行床旁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生后2~3d根据临床表现及UCG结果将患儿分为......
作者:陆丹芳;刘云峰;童笑梅 刊期: 2015- 03
-
幼儿心内膜心肌纤维化一例
患儿男,汉族,1岁9个月.因“气促1年余,加重伴尿少、浮肿、食欲差、咳嗽10d”入院.患儿平时有气促,易感冒,吃奶费力,易出汗,生长发育正常.从5个月龄起曾先后4次因浮肿、腹胀、咳嗽(其中两次合并肺炎)入住本院.既往一直被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T)”,长期予地高辛、螺内酯、卡托普利、小剂量泼尼松及营养心肌药物口服,症状无缓解.患儿于39+5周经剖腹产娩出,出生体重3.2kg.母孕期无特......
作者:李江林;李渝芬;庄建;许刚;王树水;曾少颖 刊期: 2015- 03
-
新生儿肺动脉血栓形成一例
患儿女,生后2.5h.因呼吸急促,皮肤青紫2.5h,于2014年2月1日入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患儿为37”周足月儿,因母亲孕晚期胎动减少,胎心快,行剖宫产,出生体重3700g,Apgar评分不详,否认生后窒息史.生后患儿烦躁不安、反应差、呻吟,尿量正常.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170次/min,呼吸65次/min,血压60/30mmHg(1mmHg=0.133kPa),呼吸促,皮......
作者:刘英;付佳;严超英;何晓敬;司姝宇 刊期: 2015- 03
-
维生素D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均表达维生素D受体,而且维生素D作用的多效性也使它成为备受关注的激素.维生素D的很多效应也被发现存在于不依赖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反馈环路之外.维生素D缺乏与佝偻病的关系曾是研究者主要的研究内容,但近研究指出维生素D与很多非骨骼系统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均存在相关性[1].......
作者:李如霞;李孟荣 刊期: 2015- 03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艰难梭菌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儿艰难梭菌(CD)感染的阳性率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和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577例AA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年龄将AAD患儿分为3个月~1岁、>1~4岁、>4~12岁和>12~18岁四组,同时选择220名不同年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谷氨酸脱氢酶免疫法和PCR二步法检测患儿CD感染,分析不同年龄......
作者:程国平;李自华;戴昕;汪在华;蔡萍;陈丽;张振 刊期: 2015- 03
-
应用新型Pul-Stent支架治疗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新型Pul-Stent支架治疗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收治的10例外科手术后合并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患儿接受了Pul-Stent支架植入术,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术后1、3个月随访患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X线片,观察支架有无移位、断裂、塌陷,测定狭窄处差及有无心律失常.结果10例患儿男7例,女3例,各成功......
作者:刘廷亮;郭颖;高伟;黄美蓉;吴怡蓓;余志庆 刊期: 2015- 03
-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24h尿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儿24h尿钠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58例POT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10名无头晕、胸闷、心悸等直立不耐受症状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对比POTS组和对照组24h尿钠、血钠水平,并且将POTS患儿的24h尿钠与其症状评分作相关分析.POTS患儿均给予口服补液盐治疗.以尿钠<124mmoL/24h作为界值......
作者:李佳蔚;张清友;廖莹;张春雨;杜军保 刊期: 2015- 03
-
应用单核苷酸多态芯片技术检测标记染色体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技术进行新生儿标记染色体检测.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其母亲在孕期检查时提示胎儿超声异常的新生儿,经家属知情同意,留取其脐血,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2例新生儿存在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例1核型为嵌合体mos47,XY,+mar[45]/46,XY[5],例2核型为mos47,XY,+mar[30]/46,XY[20],常规......
作者:闻小慧;戚红;任捷;杨锴;祝建疆;陈佳靓;蔡莉蓉;曾雯 刊期: 2015- 03
-
儿童房性心动过速144例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44例房速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房速特点、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等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44例患儿发病年龄0~1岁57例(39.6%),>1~3岁22例(15.3%),>3~6岁25例(17.4%),≥6岁40例(27.8%).持续无休止性发作52例(36.1%......
作者:戈海延;李小梅;张宴;刘海菊;江河 刊期: 2015- 03
-
努力提高中国儿科医生规范诊治毛细支气管炎的水平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中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不同国家的资料显示,其也是该病流行季节住院患儿中常见的疾病以及因呼吸衰竭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常见原因[1].多年来我国儿科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一直关注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学、遗传背景、发病机制的研究,首都儿科研究所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通过病毒分离培养技术确定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
作者:刘恩梅;陈慧中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慢性肾脏病患儿营养临床实践指南介绍
- 2 儿童胰腺囊性纤维化11例临床分析
- 3 《中华儿科杂志》刊载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各学组发文及被引统计
- 4 急诊支气管动脉造影诊断内科治疗无效大咯血二例
- 5 维生素B6反应性婴儿痉挛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6 儿童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二例
- 7 川崎病急性期并发颅内出血二例
- 8 神经母细胞瘤脂类提取物对NKT细胞激活作用的实验研究
- 9 纳络酮抢救复方苯乙哌啶中毒64例体会
- 10 婴儿急性下呼吸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 11 小儿联律性及成对性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分析
- 12 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及其型别的研究
- 13 血栓弹力图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的诊断价值
- 14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15 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 16 1-氨基-3,5二甲基金刚烷盐酸对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
- 17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 18 重庆地区儿童血清偏肺病毒中和活性的研究
- 19 肥胖青少年脑力负荷前后持续性注意力变化研究
- 20 阵发性强直性上视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