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胼胝体纤维结构的2年随访
常琛;仇娜娜;肖婷;肖湘;储康康;李赟;武巧荣;方慧;柯晓燕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随访研究, 胼胝体
摘要:目的 随访观察2至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胼胝体纤维结构的异常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门诊就诊且诊断为ASD的患儿(2~3岁)作为ASD组,同期同门诊年龄、性别、智商匹配的诊断为发育迟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应用基于感兴趣区的方法获得两组胼胝体及各亚区的特征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径向弥散率(RD)和轴向弥散率(AD)值,且完成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评估以及孤独症疗效评估量表(ATEC)填写,并于2年后(4~5岁)随访,再次进行DTI扫描和ADI-R与ATEC的填写.对ASD组随访前后特征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ASD组和发育迟缓组特征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ASD组患儿胼胝体及各亚区FA值与ADI-R及ATEC评定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结果 符合入组条件的ASD组40例,对照组31例.在随访过程中,ASD组患儿失访4例,对照组患儿失访5例.ASD组2年随访前后比较发现:总胼胝体FA值升高(0.49955±0.02759比0.50583±0.08664,t=4.88,P<0.05),MD、RD、AD值降低(0.00089±0.00003比0.00081±0.00014、0.00061±0.00004比0.00055±0.00009、0.00143±0.00003比0.00138±0.00003,t=9.31、7.90、8.66,P均<0.05);胼胝体膝部FA、AD值升高,MD、RD值降低(t=5.59、8.48、12.67、11.28,P均<0.05);胼胝体体部FA、RD值升高,MD、AD值降低(t=5.46、8.48、8.08、6.22,P均<0.05);胼胝体压部MD、RD、AD值降低(t=6.81、4.44、5.51,P均<0.05).2~3岁时,ASD组与对照组胼胝体及各个亚区的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ASD组总胼胝体及胼胝体压部AD值高(0.00143±0.00003比0.00140±0.00004,0.00134±0.00003比0.00132±0.00004),膝部AD值低、RD和MD值高,体部RD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1.14、0.07、0.55、0.07、0.07,P均<0.05).4~5岁时,与对照组相比,ASD组总胼胝体FA值高(0.50583±0.08664比0.48377±0.09930)、RD值低(0.00055±0.00009比0.00056±0.00012),体部RD值低,膝部FA值高、AD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6、14.44、2.20、3.35、2.20,P均<0.05).将ASD组两个年龄段总胼胝体及各个亚区FA值与临床量表项目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3岁时ASD组总胼胝体及膝部FA值与ATEC中语言项目分呈负相关(r=-0.35、-0.36,P均<0.05),2年后随访发现ASD组胼胝体FA值与ATEC中社交项目分呈正相关(r=0.34,P<0.05),未见其他亚区与ATEC项目分相关(P均>0.05),未见胼胝体及各个亚区FA值与ADI-R中各分量表分相关(P均>0.05).结论 ASD患儿2~5岁期间胼胝体的纤维结构仍在不断发育渐趋成熟;但与发育迟缓组相比,ASD组胼胝体纤维结构的异常随着年龄增加而更加广泛且与核心症状相关.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PC-170119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