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进一步提高川崎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1967年由日本TomisakuKawasaki首次报道.该病主要累及婴儿和年幼的儿童[1].据统计,1991-1992年全日本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90/10万,1997-1998年为112/10万.但是至今为止,我国KD的发病率还不清楚,上海和北京地区的发病率分别为16.8~36.8/10万和26~31/10万.今后在......

    作者:杜军保 刊期: 2006- 05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及分型(一)ALL基本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体征:有发热、苍白、乏力、出血、骨关节疼痛,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浸润灶表现.......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06- 05

  • 关于川崎病诊疗问题的答复

    崔兴杰医师(453731河南省新乡县人民医院儿科)问:1.怎样才能早期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2.治疗川崎病能用糖皮质激素吗?3.如果川崎病对IVIG治疗无反应时,应如何处理?......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6- 05

  • 儿科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五)文题(续)

    6.文题中的药名:在文题中使用药名时,一律使用通用名,不能用商品名.如:Clopidogrelversusaspirinandesomeprazoletopreventrecurrentbleeding(NEnglJMed,2005,352:238)这个文题中出现了3种药名,都用了通用名.药品通用名的首字母不大写,除非在文题的开头.......

    作者:照日格图 刊期: 2006- 05

  • CD69和CD25及HLA-DR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中CD69、CD25及HLA-DR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仪对31例KD急性期、8例KD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及其活化标志进行了分析,并以17名正常儿童外周血作为对照.KD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60个月,平均(26±18)个月.确诊后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丙种球蛋......

    作者:章毅英;黄先玫;康曼丽;龚方戚;钱柏琴 刊期: 2006- 05

  • 942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的临床特征,探讨KD预后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942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1)比较典型KD与不完全性KD(incompleteKD)的临床特征;(2)总结KD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eglobulin,IVIG)治疗无反应的影响因素;(3)随访观察其中的510例KD患......

    作者:张伟;李秋;赵晓东;唐雪梅;王晓刚;王墨;吴道奇;欧茜;杨锡强 刊期: 2006- 05

  • Toll样受体信号途径活化在川崎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途径在川崎病(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KD患儿16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16例.KD患儿分别于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未加任何体外丝裂原刺激培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1-10,MD-2,MyD88,IL-1β,IL-6及IL-8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

    作者:王国兵;李成荣;祖莹;袁雄伟 刊期: 2006- 05

  • 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治现状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常见于婴幼儿.目前已经成为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心脏病[1].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学者KawasakiTomisaku博士首先描述.以后在全世界各地及各种族均有报道.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表现不典型或不完全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病例在国内外的报道越来越多.日本晚近的研究表明,不完全KD占KD患儿的13.8%[......

    作者:张清友;杜军保 刊期: 2006- 05

  •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分子学机制

    晕厥(syncope)是指由于脑血流低灌注导致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和姿势紧张丧失,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为常见,据统计,在院外发生晕厥事件中,VVS发生率达40%.VV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普遍认为,Bezold-Jarisch反射是VVS发生的主要机制[1-3].......

    作者:黄萍;施虹;王宏伟;程佩萱;杜军保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