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CⅡTA锤头状核酶抑制Jukart细胞MHCⅡ类抗原的表达
目的针对同种异体细胞移植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Ⅱ,人类中亦称HLA-Ⅱ)类抗原介导,而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MHCclassⅡtransactivator,CⅡTA)对MHCⅡ分子的表达起严格且专一性的调控作用,拟通过抗CⅡTA锤头状核酶(ribozyme,Rz)抑制细胞表面MHCⅡ分子的表达.方法设计......
作者:郭荣;邹萍;宋永平;马军;陆华中;曹谊林;童允洁 刊期: 2003- 12
-
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并从预处理后的脑组织氧自由基、细胞因子含量及HSP70表达三方面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NS组,n=9);(2)感染性脑水肿组(PB组,n=12);(3)溶剂对照组(DMSO组,n=9);(4)热休克预处理组(HS组,n=9);(5)姜黄素预处理组(CUR组,n=13).制备感染性脑水肿模型.用干湿法测定脑......
作者:罗芳;黄榕;杨于嘉;余小河 刊期: 2003- 12
-
维生素B2治疗有效的晚发型戊二酸尿症Ⅱ型
目的探讨戊二酸尿症Ⅱ型(glutaricaciduriatypeⅡ,GAⅡ)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对2例肌无力患儿的尿滤纸片标本进行有机酸分析.确诊为GAⅡ型后,在低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应用VitB2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生化及尿有机酸分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1)两患儿尿滤纸片标本有机酸分析检出大量戊二酸、异戊酰甘氨酸、乙基丙二酸......
作者:梁雁;刘丽;魏虹;罗小平;王慕逖 刊期: 2003- 12
-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白血病巯嘌呤耐受性的关系
目的分析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methyltransferase,TPMT)基因型对急性白血病(AL)患儿巯嘌呤(6-mercaptopurine,6-MP)耐受性的影响,提高患儿对巯嘌呤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2种方法并结合DNA直接测序,检测250例健康成人和280例AL患儿TPMT基因第5外显子G238C、第7外显子G460A和第1......
作者:马晓莉;朱平;吴敏媛;李志刚;胡亚美 刊期: 2003- 12
-
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全身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结扎7日龄Wistar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7.7%氧气60min制成脑缺氧缺血(HI)模型,随机分成低温组(30℃,n=18)和常温组(36℃,n=18)给予维持恒定目标温度10h.在HI后24h,每组8只取脑进行匀浆用于半胱天冬酶-2,3(caspase-2,3)活性测定和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其余每组10只在HI后72h处死,取......
作者:朱长连;王小阳;程秀永;邱林;胡生海;杨静丽;徐发林 刊期: 2003- 12
-
小儿重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未输血抢救成功一例
患儿,女,14个月,因发热伴面色进行性苍黄4d入院.入院时体温40℃,呼吸40次/min,心率144次/min,体重10kg,有流涕及轻咳,尿呈淡红葡萄酒色.精神弱,面色苍黄,咽充血,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稍粗,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脾肋下1.5cm,质软.血常规示:Hb40g/L,WBC44.9×109/L,L0.481,N0.445,PLT52×109/L,Ret0.07.入院诊断:自......
作者:石淑文;宋华;汤永民;徐卫群;方澄清 刊期: 2003- 12
-
新生儿心房扑动一例
患儿女,第1胎第1产,孕37+周,因母亲产前检查发现胎儿心动过速(190~200次/min),考虑胎儿宫内窘迫行急诊剖宫产娩出.羊水清,Apgar评分1min9分,5min10分.出生体重3kg,生后吃奶可,哭声响,无明显烦躁,无气促、青紫,无呕吐.......
作者:孙革;李萌霞;陈怡 刊期: 2003- 12
-
新生儿乳糜胸一例
患儿男,7d.因气促、发绀1d入院.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Apger评分9分,出生体重3600g,生后第6天发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查体: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两肺闻及湿性啰音,左侧呼吸音明显低下,叩浊,心音响,律齐.胸片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胸腔穿刺为淡黄色均匀液体.......
作者:苏卫东;邓秀睿;包曼华 刊期: 2003- 12
-
新生儿川崎病一例
患儿男,生后30min,因自主呼吸差、气管插管气囊辅助呼吸30min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因羊水过多,羊水穿刺为Ⅱ度污染,胎龄36周,剖宫产娩出,出生时羊水Ⅲ度污染,全身较多胎粪,Apgar评分1min5分.体检:T36.7℃,P142次/min,R20次/min,体重4.4kg.反应差,哭声不连续,皮肤苍白,前囟平坦,三凹征(+),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心律齐,心音稍低钝,肝右肋下3cm,质稍......
作者:孙正芸;魏朝霞 刊期: 2003- 12
-
急性白血病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LRP)与白血病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的发生有关.本研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3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LRP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儿童白血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中的意义.......
作者:胡潇滨;胡宛如;郭承吉;孙志刚;王敏 刊期: 2003- 12
动态资讯
- 1 寨卡病毒的研究近况及诊治要点
- 2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儿童心肺衰竭的疗效观察
- 3 高度重视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儿科临床的规范化应用及安全性监测
- 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基因表达
- 5 如何把握中枢性性早熟诊断和治疗中的核心问题
- 6 SLC25A20基因c.199-10T>G纯合变异致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缺乏症四例分析
- 7 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22q11微缺失
- 8 婴儿播散性马内菲青霉感染一例
- 9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儿童肾损伤的探讨
- 10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比较研究
- 11 儿童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疗效探讨
-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估
- 13 以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婴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
- 14 X连锁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特征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 15 儿童髓质海绵肾并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长期误诊佝偻病一例
- 16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及临床特点10年变迁
- 17 危重症患儿连续性血液净化与低磷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 18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意义
- 19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 20 研究对象选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