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重组人类肥胖抑素抗血清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类肥胖抑素抗血清的制备及应用.方法以高度纯化的体外重组肥胖抑素免疫兔子,获得兔抗人类肥胖抑素抗血清,应用双向免疫扩散电泳、免疫沉淀法、蛋白质印迹法及放射免疫法鉴定其滴度并研究应用其检测重组肥胖抑素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建立标准曲线并应用免疫沉淀法和蛋白质印迹法进行临床样本的初步检测.结果双向免疫扩散电泳测定抗血清滴度为1∶16.应用放射免疫法确定抗血清工作稀释度为1∶2000,并建立检测......

    作者:许婉宁;丁宗一;唐建国 刊期: 2001- 02

  • 高热惊厥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和超微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是否能引起发育期大鼠脑损伤.方法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高热惊厥模型.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10)和高热处理组(n=35).根据大鼠是否有惊厥,将高热处理组(5只在实验过程中死亡)又分为高热未惊厥组(n=10)和高热惊厥组(n=20).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体视学方法计数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密度.结果高热惊厥大鼠海马CA1区和门区神经元线粒体体......

    作者:周国平;秦炯;汤秀英;姜志国 刊期: 2001- 02

  • 柯萨奇病毒B3感染小鼠脑组织的钙超载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Ⅰ型mRNA高表达

    目的为探索肠道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以柯萨奇病毒(CV)B3感染小鼠,观察其神经细胞内钙离子[Ca2+]i及脑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Ⅰ型(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1)取新生Balb/c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培养12d后,于CVB3感染12h(12份)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Ca2+]i,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游离钙Ca2+含量;(2)以CVB3颅内接种小......

    作者:鲁维伟;董永绥;方峰;李革 刊期: 2001- 02

  • 抗CD44抗体对激活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CD44抗体对正常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对T淋巴细胞介导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利用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T淋巴细胞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单独抗CD44抗体对IL-2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DNA合成无明显影响,但协同抗CD2抗体后明显增强了抗CD2抗体对IL-2激活的T淋巴细胞DNA合成的抑制.单独抗CD44抗......

    作者:陈同辛;何振娟;朱亚忠;周昕;王耀平;应大明 刊期: 2001- 02

  • 小儿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研究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对小儿各型肝炎,健康儿童的影响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363例各型(乙型,丙型,非甲-戊及庚型,婴儿肝炎)肝炎和24例健康儿童的血清TIVDNA,对阳性者进行血清TTVDNA半定量分析,对各组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363例各型小儿肝炎TTVDNA检出率为8.8%(32/363例).其中乙型肝炎占10.8%(25/232例),丙型肝炎占......

    作者:张鸿飞;赵军;杨晓晋;陈云;朱世殊 刊期: 2001- 02

  • 空肠弯曲菌诱发周围神经病的免疫学证据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在空肠弯曲菌(Cj)诱发的周围神经轴索变性(AMAN)和脱髓鞘(AIDP)两种病理改变类型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发生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用灭活Cj-Penl9血清型菌株免疫40只Wistar大鼠,经病理学检查证实24只大鼠的24条神经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轴索变性(11条)、髓鞘脱失(4条)和混合病变(9条).采用免......

    作者:张杰敏;蔡方成 刊期: 2001- 02

  • 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和免疫遗传特征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和免疫遗传特征.方法对来自我国北方地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标准的43例患儿(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11岁);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测定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HLA-Ⅰ)中的A、B抗原;用PCR/SSO方法测定HLA-Ⅱ中的DRB1、DQA1和DQB1抗原.结果在HLA-A位点的抗原频率中,HLA-A空白位点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

    作者:邹丽萍;郭玉红;方芳;吴沪生 刊期: 2001- 02

  •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一例

    患儿男,孕31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950g,生后1h出现呼气性呻吟,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胸片符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Ⅲ-Ⅳ期.入院后行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患儿肺透明膜病改善后机械通气参数不能下调、X线胸片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弥漫条索及小囊状影、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8d,诊断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给予激素治疗2个疗程后,呼吸机条件仍维持吸气峰压(PIP)18~20cmH2O(1cmH2O=0......

    作者:王晓蕾;李克华 刊期: 2001- 02

  • 轮状病毒胃肠炎伴病毒血症急性溶血一例

    患儿,男,9个月,入院前4d出现发热、轻咳、排稀水样粪便,给予滴注头孢唑啉,双八面体蒙脱石等治疗,热好转,泻不止,入院前1d再次出现高热,精神萎靡,面色苍黄,排酱油样尿2次入院.体检:体温:37.8°C,轻度脱水貌、面色苍黄,眼睑结膜及甲床发白,嗜睡状态,巩膜轻度黄染.咽充血,肝右肋下2cm,质略韧,脾未及.血象:白细胞:9.48×109/L,淋巴细胞:77.9%,红细胞:2.96×1012/L,......

    作者:姚英民;欧巧群;李宁 刊期: 2001- 02

  • 以吐、泻为主要表现的恶性萎缩性丘疹病一例

    患儿,男,7岁,因呕吐、腹泻20余天入院.患儿于入院20余天前无诱因突然阵发性腹痛,次日出现非喷射性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含胆汁,两日后,患儿开始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每日20至40次,无脓血,此时腹痛逐渐减轻,在当地医院多次粪便培养均为阴性,给予头孢曲松抗感染、补液、静脉营养等治疗,病情无好转,患儿迅速消瘦,......

    作者:杨光;王航雁;衣京梅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