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第9期文章
  • 中草药治疗先天性脑积水致肾病一例

    患儿女,12岁.5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4个月前发现贫血,Hb波动于38~60g/L,未治疗.出生时因脑积水有窒息.7个月抬头,3岁会走.7个月起服中药治疗脑积水,方剂中含木通10g,路路通10g等,每日1剂至6岁半.服药中一直多尿.2年来夜尿增多,半年来皮肤瘙痒.双下肢疼痛.无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及相关病史.体检:头围60cm,生长发育落后,重度贫血貌.......

    作者:柳彩凤;张乐萍 刊期: 2001- 09

  • 小儿僵人综合征一例

    患儿男,10岁,因进行性全身肌肉僵硬14d,张口行动困难8d入院.2000年7月28日患儿无明显诱因觉颈部僵硬、转头困难、睁眼费力.6d后出现张口吞咽困难,进食呛咳,不能屈膝弯腰,易跌倒.外界轻微刺激均可引起症状加重或痛性痉挛.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体检:神志清,智力正常,痉笑面容,双眼向两侧凝视时有持续性水平眼球震颤,张口受限,伸舌居中,胸锁乳突肌外形明显,肌张力增高不能转头,腹背部肌肉僵硬如板状......

    作者:黄丹琳;毛定安;刘利群;何庆南;郭青;罗怡军 刊期: 2001- 09

  • 新生儿罂粟壳中毒一例

    患儿男,生后27d.因青紫2h入院.患儿生后大便即较稀,无粘液及脓血,每日8~10次.家长自认为患儿腹泻,用罂粟壳1枚温开水泡服2次,腹泻稍有好转.入院前4h用罂粟壳1枚水煎服,2h后患儿少哭少动,反应差,渐至全身青紫而入院.体检:体温35.2℃、脉搏102次/min、呼吸10次/min.足月儿貌,浅昏迷,全身青紫,前囟2cm×2cm,平坦,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对光反应消失,呼吸慢而不规则,双肺呼......

    作者:张庆民 刊期: 2001- 09

  • 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引进了感觉统合训练新技术,用于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或矫治某些行为症状,而临床医师对此了解甚少.现就感觉统合(sensoryintegration,SI)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rsoryintegrativedysfunction,SID)的有关概念、内涵、主要临床表现,感觉统合失调治疗的理论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旭东;黄悦勤 刊期: 2001- 09

  •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儿童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研究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我院临床诊断的21例SMA患儿作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缺失的研究.......

    作者:周柏林;余钟声;水泉祥;尚世强 刊期: 2001- 09

  • 癫发作前后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烯醇酶的变化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主要存在于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内,并参于糖酵解的特异性酶.神经元损伤或坏死后,NSE从细胞内溢入脑脊液和血液.因此,NSE是检测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1].为了解癫发作时有无神经元损伤,我们对12例癫持续状态(SE)患儿和10例癫单次发作(EP)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含量进行测定.......

    作者:夏哲智;冯建华;水泉祥;江克文;陈黎勤 刊期: 2001- 09

  • 谷胱甘肽转移酶μ基因缺失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关系的探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活性氧自由基(ROS)损伤、自身抗体的形成可能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或加剧因子[1].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在代谢外来化学物质、对抗ROS损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GST同工酶中的GSTμ活性强[2].1992年Brochmoller等[3]证实GSTμ活性的有无与GSTμ基因的有无完全相关.......

    作者:姜红;王淑兰;罗钢;孙贵范;吕秀强 刊期: 2001- 09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关系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主要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同时可能与哮喘、心血管疾病等相关.鉴于小儿哮喘与Cpn感染相关性的研究比较少见,我们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nPCR)方法对哮喘息儿进行Cpn检测,旨在了解Cpn感染与小儿哮喘发作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哮喘患儿Cpn感染的表现形式及治疗,为哮喘患儿的发病及治疗......

    作者:鲁继荣;张一宁;傅文永;王敏 刊期: 2001- 09

  • N-乙酰-L-半氨酸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前,由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寻找一套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我们在建立HIBD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抗氧化剂N-乙酰-L-半氨酸(NAC)治疗新生大鼠HIBD,观察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以及NAC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作者:殷宪敏;杨明峰;刘瑞锁;陈昌伟;李睿 刊期: 2001- 09

  • 小儿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CD11/CD18是细胞粘附分子中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国外有人认为中性粒细胞CD11b测定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指标[1].本研究对130例不同疾病小儿中性粒细胞CD11b进行了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并对其中30例急性肺炎作了动态观察,以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在儿童感染时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社声;陈莲香;汤永民;钱柏芹;沈红强 刊期: 200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