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突变致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六例分析
目的总结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L-10RA)基因突变致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O-IBD)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6例VEO-IBD患儿,女4例,男2例,回顾性总结患儿临床资料,完善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目标基因捕获高通量测序检测确定IL-10RA基因突变位点.结果6例患儿均在生后1个月内起病,以腹泻、发热为首发症状,伴有肠外表......
作者:王福萍;马昕;朱丹;宫幼喆;宁慧娟;钟雪梅 刊期: 2018- 10
-
新生儿脑静脉窦血栓五例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5例新生儿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通过对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例新生儿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总结,了解脑静脉窦血栓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5例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7日龄4例;>7日龄1例.母亲妊娠期糖尿病1例,妊娠期高血压1例.临床表现:惊厥3例,发热3例,脱水1例,反应......
作者:刘勇;韩代成;胡玉莲;陈立明;李金纯;苏雅文;胡长霞 刊期: 2018- 10
-
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3例临床与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LPD)的临床表现、病毒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转归.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例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儿童EBV+LPD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病例总结.结果13例患儿中,男5例、女8例.中位年龄6.0岁(范围1.3~15.0岁).从发病到诊断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1~24个月).13例均有发热,9例......
作者:陈天明;邓志娟;胡冰;胡惠丽;陈荷英;李绍英;刘钢 刊期: 2018- 10
-
WT1基因变异相关肾脏病临床、病理特点与基因变异类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WT1变异相关肾病临床、病理特点与基因变异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新诊治及既往诊治的WT1变异相关肾脏病患儿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与WT1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结果共诊治WT1变异相关肾脏病患儿20例(新诊治5例),男6例,女14例.(1)Denys-Drash综合征10例:发现蛋白尿的中位年龄为......
作者:孙良忠;王海燕;李敏;林宏容;吴金浪;唐雯;李易娟;岳智慧;刘婷;陈华木;胡妙月 刊期: 2018- 10
-
启动重型β地中海贫血防控的攻坚战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异常,导致珠蛋白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重型β地贫患儿生后进行性加重,如不进行有效干预,难以活到成年.全球每年约有23000例重型β地贫患儿出生[1].我国地贫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有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市、自治区.近年来我国地贫防治工作虽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上地贫防治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高发地区每年都有相当......
作者:文飞球;刘四喜 刊期: 2018- 10
-
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年版)
一、前言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临床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约1.5%的人口携带β地贫基因(8000万~9000万人),每年至少有上万例重型β地贫患儿出生,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20世纪80年代,我国20省、市、自治区60万人血红蛋白病调查结果发现β地贫的患病率约为0.67%[2].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和香港、澳门等均是β地贫的高发地区,平均患病率......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8- 10
-
2018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协办的2018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于2018年6月28—3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组长杜立中教授致开幕辞,来自全国各省市千余名代表注册参会.......
作者:马晓路;陈菁菁 刊期: 2018- 10
-
样本量估算中所需参数的估计策略
临床研究在设计阶段的样本量估算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前瞻性研究,样本量估算的结果直接决定了研究的可行性,也是伦理的重要要求.对于回顾性研究,样本量估算结果能够优化工作量,用尽量少的精力得到想要的研究结果.保障样本量估算的合理需要3部分关键信息:(1)研究核心结论分析时所用的统计方法;(2)参与核心结论分析的具体指标(变量);(3)对将会收集到的核心指标分布特征的预期.只有3个信息同时正确,才能保证......
作者:李楠;曾琳;赵一鸣 刊期: 2018- 10
-
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患儿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100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蜡块,分析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与临床指标及生存结果的关系.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男71例,女29......
作者:廖茹;孙晓非;甄子俊;黄东生 刊期: 2018- 10
-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82例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2005方案(CAMS-2005)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符合入组标准的初诊AML患儿的临床特征、远期预后和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儿生存率,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预后因素分析采用......
作者:阮敏;戚本泉;刘芳;刘天峰;刘晓明;陈晓娟;杨文钰;郭晔;张丽;邹尧;陈玉梅;竺晓凡 刊期: 2018- 10
动态资讯
- 1 咽脂肪瘤致小儿睡眠呼吸暂停一例
- 2 2010年南京市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构成及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3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 4 轻微外伤和基底节钙化可能是儿童卒中的危险因素
- 5 人巨细胞病毒对多向造血祖细胞的影响
- 6 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在氯胺酮全麻下行年幼儿肾穿刺
- 7 卵清蛋白致敏小鼠肠道黏膜sIgA抗体反应的实验研究
- 8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 9 脐血IgE值用于预报食物过敏高危儿童的研究
- 10 儿童虐待问题不可忽视
- 11 儿科医生应高度重视百日咳再现
- 12 遗传因素在广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作用
- 13 用循证医学思维指导我国儿科临床研究与实践
- 14 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的临床应用
- 15 新版骨龄评分法概述
- 16 上海市四家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304例脓毒症诊治调查分析
- 17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 18 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二例报告
- 19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 20 新生鼠窒息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