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第5期文章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狼疮脑病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儿童狼疮脑病(NP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5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分为三组:无NPLE组即SLE组(15例);NPLE组(20例);NPLE亚临床组(19例).应用TCD仪,常规探查颅内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和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共11条动脉;探测参数有:脑动脉平均峰流速(Vm)、左右大脑半球血流速度对称性、频谱形态、血流声频、血管波动指数(PI)......

    作者:吴凤岐;韩彤昕;何晓琥;尹河华 刊期: 2001- 05

  • 上海市1~6岁儿童睡眠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999年8月~9月间在上海5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812名1~6岁儿童,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2岁组和3岁组儿童的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11.78h和11.65h,均明显低于国外同龄儿童的平均睡眠时间需要量13h和12h.2~5岁各年龄段儿童夜间睡眠所占的比例也明显低于相应标准.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46.97......

    作者:江帆;颜崇淮;吴胜虎;李纫秋;沈晓明;吴虹;章依文;赵晶;金星明 刊期: 2001- 05

  • Duke标准在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Duke标准对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Duke标准对50例临床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儿及其中经手术证实为IE的患儿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连续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为相同致病菌的有15例(30%),1次血培养阳性10例(20%),39例(78%)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其中26例的赘生物呈摆动状态.有1例伴瓣膜穿孔,1例伴室间隔缺损补片脱落.按Duke标准,5......

    作者:陈树宝;孙锟;黄美蓉;王荣发;郝名华 刊期: 2001- 05

  • 依那普利减轻肾小球硬化及与肾小球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减轻肾小球硬化的机理.方法8~10周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干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4只.于实验第1天、第21天分别对干预组、模型组大鼠注射阿霉素2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2次注药后干预组大鼠的饮用水加入依那普利50mg/L.第2次注药后4周、12周、20周、28周分别杀取各组4只大鼠,取肾组织行病理检测,并用末端标记法及电镜检测肾组织细胞......

    作者:孙良忠;岳智慧;陈述枚;汤洁如;许韩师;陶瑜;关伟明 刊期: 2001- 05

  • 肺炎支原体P1蛋白预防动物支原体肺炎的研究

    目的探索肺炎支原体(MP)Pl蛋白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动物的预防效果.方法从大量培养的肺炎支原体FH株提取获得P1蛋白,将3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Pl组、未免疫组.用P1蛋白对Pl组鼠进行2次免疫后,两组均用支原体菌液进行感染,隔期处死,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变化,血清IgM、IgG、IgA的改变以及肺组织的病理情况.结果P1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

    作者:贾飞勇;梁东;傅文永;李海波;鲁继荣;陈银波;李春怀 刊期: 2001- 05

  • 经尸检证实的儿童深部真菌感染18例

    目的了解1983年2月~1999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尸体检查(尸检)病例深部真菌感染检出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1000例尸检病例,其中深部真菌感染者18例.病理诊断根据HE染色和特殊染色,显微镜下见器官或组织中有真菌菌丝或孢子.结果尸检病例中深部真菌感染总检出率为1.8%(18/1000);1997年以前的病例共13例,占尸检总数1.4%(13/964),1997年以来共5例,占尸检总数14%(......

    作者:殷菊;申昆玲;江载芳;何乐健 刊期: 2001- 05

  •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试行)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作者:陈树宝 刊期: 2001- 05

  • 应用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标测和消融治疗儿童快速心律失常

    三维电磁导管定位(CARTO)系统采用电磁标测技术重建心内膜三维空间解剖结构,并以代表电生理信息的各种颜色加标识以指导标测和消融,是一种非X线标测定位技术,与传统X线解剖标测比较有许多优点.我们应用此系统标测和消融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房室结旁的房性心动过速(AT)、Ⅰ型心房扑动(AF)和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术后疤痕介导房内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IART)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作者:曾少颖;杨平珍;李渝芬;詹贤章;方咸宏;王慧深;石继军;区曦 刊期: 2001- 05

  • 戈谢病的治疗进展

    戈谢病(Gaucherdisease,GD)是溶酶体贮积病storagedisease,LSD)中常见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882年由法国医生PhilipeGaucher首先报道而得名.50年后Aghion发现由于葡萄糖脑苷酶(glucocerebrosidase,GC)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所致.Brady等[1]在1964年发现葡萄糖脑苷脂的贮积是由于β葡萄......

    作者:臧晏;施惠平 刊期: 2001- 05

  • 加强对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的研究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在抗生素使用前的年代,IE患者很少存活.即使应用抗生素治疗,死亡率仍高达20%~25%.近50年来,IE的发病有增加趋势.国外报道,20世纪30年代,住院儿童中IE占1/4500,而80年代占1/1280[1].另有报道为1/500~1/1000.IE患者中,无基础心脏病、新生儿及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病例的......

    作者:陈树宝;韩玲 刊期: 2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