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生儿细菌感染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及呼吸机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广泛应用,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尽管如此,早发和迟发的细菌感染(以下简称感染)仍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1-2].严格的感染控制策略和宽松使用抗生素的政策并不能完全消除细菌感染的威胁.特别是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防御机制不成熟和/或有缺陷[3],更易发生严重感染或机会致病菌感染.有资料表明,约21%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作者:李耿;伍佰祥 刊期: 2007- 09
-
Alport综合征的产前基因诊断
Alport综合征(AS)是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伴随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等.......
作者:张宏文;丁洁;王芳 刊期: 2007- 09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Bart水肿胎儿产前诊断
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贫血病,在我国主要由α-珠蛋白基因3种严重缺失造成,即--SEA、-α3.7、-α4.2[1].患者基因型不同,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其中症状重的为Bart水肿胎儿综合征,通常为死胎.其次为血红蛋白H病(HbH),患儿能成活,但贫血、甚至肝脾肿大.上述缺陷基因的携带者用一般实验室检查方法不能发现;运用基因诊断技术能够检出.我们于2003年12月至200......
作者:闫梅;孙念怙;王立荣;梁燕;王战勇;范新萍;肖白;刘敬忠 刊期: 2007- 09
-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小儿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研究表明,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fattyacidbindingprotein,IFABP)作为肠缺血早期的诊断指标[1],在小肠缺血的诊断中更优于其他指标[2],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肠绞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4]等方面.本研究试图通过测定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非胃肠功能衰竭及正常对照组血液和尿液IFABP值,探讨IFABP是否可作为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早......
作者:王凡;朱保权;徐丁;张妮 刊期: 2007- 09
-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热点与挑战
随着复苏进展与热点的讨论与2005年国际新生儿复苏协议[1]、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2]及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儿科学会(AHA/AAP)2005年新生儿复苏指南主要改变[3]的发表,新生儿复苏有了新的依据和发展.也给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作者:虞人杰 刊期: 2007- 09
-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一些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等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
作者: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专家组 刊期: 2007- 09
-
血液灌流抢救儿童急性中毒35例报告
目的本研究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中毒的效果,组织毒物再释放时间,HP和非HP期的毒代动力学,HP对血细胞和血生化的影响,儿童HP中应用肝素剂量和血流量等.方法35例中毒儿童[男26例,女9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年龄(3.35±2.50)岁]接受HP治疗1~3次,其中12例2次,4例3次.收集氟乙酰胺(FAM)中毒6例和毒鼠强(TET)中毒10例病人血2ml,用......
作者:高岩;陈怡禄;钟桴;李颖杰;叶红;邓颖敏 刊期: 2007- 09
-
新生儿窒息复苏首选纯氧还是空气的Meta分析
目的收集现有比较采用空气或者纯氧复苏窒息新生儿效果的临床文献,对其进行系统评价,试图寻找比较合理的新生儿复苏气源.方法检索在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摘(CBMA)及Cochrane图书馆(CL)上收录的自1966年1月至2005年6月,有关窒息新生儿复苏气源比较的文献,对符合纳入要求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比较空气或者纯氧作为复苏气源在窒息新生儿病死......
作者:朱佳骏;吴明远 刊期: 2007- 09
-
机械通气新生儿气管导管表面细菌生物膜的扫描电镜观察及其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目的观察气管导管(endotrachealtube,ETT)表面细菌定植及生物膜(biofilm,BF)形成,探讨其与机械通气新生儿伴发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05年1至6月,经治的2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机械通气过程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收集第一次拔除或更换的ETT,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观察ETT表面BF(ETT-......
作者:陈波曼;余加林;刘官信;胡琳燕;李禄全;李芳;杨华 刊期: 2007- 09
-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于儿童心肺复苏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大剂量肾上腺素对比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用于儿童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至2006年)、Embase(1974至2006年)、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三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1998至2006年)、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至2006年).按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合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Meta分析采用RevMan4.2.......
作者:顾洁;金玉;杨克虎;刘雅莉;田金徽;马彬;谭继英 刊期: 2007- 09
动态资讯
- 1 血液净化(人工肝)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 2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患儿足细胞缺失的研究
- 3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4 脐血CD3AK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影响
- 5 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分析
- 6 黄芪注射液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内皮素1与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
- 7 过敏哮喘鼻炎患者尘螨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后不良反应234例分析及处理
- 8 女婴嗜酸细胞增多症一例
- 9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中国儿童重症医学领域的普及情况调查
- 10 中华医学会第12届全国儿科危重症大会会议纪要
- 11 临床研究数据缺失的类型
- 12 依那普利减轻肾小球硬化及与肾小球细胞凋亡的关系
- 13 2011至2015年181例儿童无乳链球菌血流感染多中心研究
- 14 先天性类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研究进展
- 15 强烈化疗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维甲酸治疗晚期神经母细胞瘤
- 16 胸部电抗电子心力监测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液体管理的应用
- 17 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 18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脑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及调控因素
- 19 对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思考与建议
- 20 欢迎参加全国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