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我国儿科学科发展趋势的思考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经济发展全球化、社会发展信息化、科技发展快速化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征.新技术浪潮的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医学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类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医学科学的发展呈现出整合化、加速化、社会化的大趋势.我国儿科学的发展也显现出以下趋势:......
作者:封志纯 刊期: 2007- 01
-
关于新生儿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的皮试问题
陈绪文医师(435200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儿科)问:1.父母无过敏史的新生儿生后头几天首次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特别是后者是否一定要作相关药物的皮试?......
作者:王晓川;胡仪吉 刊期: 2007- 01
-
重庆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吸取物标本中人偏肺病毒的分离研究
目的分离新近发现的儿童呼吸道病毒病原--人偏肺病毒(hMPV),并分析其感染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无菌采集鼻咽吸取物.离心后细胞沉淀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2、3型等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上清接种于Vero-E6和LLC-MK2细胞,进行hMPV分离,出现细胞病变者,扩增hMP......
作者:毛华伟;杨锡强;王莉佳;黄英;赵晓东 刊期: 2007- 01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意义
目的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生后6h内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及其在HIE早期诊断和神经学预后评估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间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33例足月HIE患儿在生后6h内进行aEEG描记,并将aEEG监测结果与HIE患儿临床分度及18个月时的神经学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其在HIE早期诊断和神经学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33例HIE患儿中,......
作者:刘登礼;邵肖梅;汪吉梅 刊期: 2007- 01
-
血氧浓度波动致新生大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机制研究
目的制备血氧浓度波动所致新生大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模型,进一步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机制.方法208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氧气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RT-PCR技术,观察生后14、18、25d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Flk-1(VEGFR-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且在氧气暴露后4d,取幼鼠眼球进行视网膜铺片以及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
作者:刘欣;王伟;王安茹;宁琴;罗小平 刊期: 2007- 01
-
N-乙酰半胱氨酸对新生小鼠肝细胞内毒素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新生小鼠肝细胞内毒素损伤时的保护作用,为新生小鼠内毒素肝损伤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组织块法分离新生小鼠的肝细胞,将细胞分内毒素处理组(LPS组)及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组(NAC组).LPS组培养基中加入LPS10μg/ml;NAC组先在培养基中加入N-乙酰半胱氨酸5mmol/L,孵育1h后再加入LPS10μg/ml.分别于加入LPS0、6和12h收集......
作者:王琳;徐建波;田元;吴河水;刘亚兰 刊期: 2007- 01
-
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苍白球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苍白球MRI信号改变与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及其相关因素关系,为胆红素脑病诊断与预后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3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342μmol/L)在生后[10±6(2~34)]d接受头部MRI检查.场强1.5~3.0Tesla,扫描序列为T1WI,T2WI和DWI.2名不知被检者病史的放射科医师分析MRI结果.结果首次MRI有20例苍白球T1WI呈对称性高信号.有苍白球信号改......
作者:毛健;富建华;陈丽英;王晓明;薛辛东 刊期: 2007- 01
-
不同吸氧浓度和时间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不同吸氧浓度(fractionofinhaledoxygen,FiO2)及吸氧时间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选择7日龄(P7)新生C57BL/6J小鼠204只,分为8组:组1~组3(每组均为24只)分别吸30%氧气5、7、9d,组4~组6(每组均为24只)分别吸50%氧气5、7、9d,组7(n=30)吸75%氧气5d,组8(n=30)对照组在空气中生长.采用视网膜铺片法经ADP酶......
作者:石文静;陈超;王玉环;肖虹蕾;周国民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推进医学教育改革 培养优秀儿科临床医师
- 2 大气颗粒物与儿童哮喘住院人数相关性的Meta分析
- 3 氧化应激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
- 4 肺动脉支架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 5 小儿癫(疒/间)发作的分类及新进展
- 6 儿科心血管专业发展沿革与展望
- 7 儿童肺动脉高压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 8 Joubert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 9 色素失禁症NEMOΔ4~10基因片段缺失的初步研究
- 10 新生儿特发性长Q-T综合征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 11 可溶性CD163和CD25在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诊治中的意义
- 12 早产母乳中脂联素、瘦素、真胰岛素和胃生长素水平测定及其与婴儿生长关系的研究
- 13 1999~2000年卢龙县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调查
- 14 洛伐他汀基因诱导治疗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初步探讨
- 15 腹泻为首发症状的Bartter综合征二例
- 16 儿童Dent病十例临床表现及基因变异分析
- 17 中国1003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复杂临床表型、基因型及防治情况分析
- 18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病毒病原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 19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出血性脑梗塞11例
- 20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突变致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六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