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胶囊内镜在青少年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胶囊内镜对疑似患有小肠疾病的儿童患者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5月,连续选择我院15例疑似小肠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患儿(18岁以下)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年龄3~18岁,其中5例患儿年龄小于10岁;体重17~83kg;身高49~176cm.检查适应证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2例)和腹痛(3例).本组患儿胶囊内镜检查前胃镜和大肠镜检查结果均阴性.检查结束后分别记录胶囊内......
作者:戈之铮;陈海英;高云杰;顾静莉;胡运彪;萧树东 刊期: 2006- 09
-
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及应对方式与童年期反复躯体和情感虐待经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与童年期反复严重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经历的关联强度.方法5141名中学生以自愿、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的形式调查童年期经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严重和中度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情况.以在小学年龄阶段,3类共24项虐待行为中至少1项平均1年发生3次以上,界定为有该项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总心理问题、心理病理症状阳性项目数和9种心理病理......
作者:陶芳标;黄锟;Soonduck Kim;叶青;孙莹;张承业;周雨生;苏普玉;朱鹏 刊期: 2006- 09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假丝酵母菌败血症感染九例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9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易感因素分析.结果9例均为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6例.9例真菌感染前全部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及静脉营养,8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cutaneousinsertedcentralcatheter),3例曾机械通气.生后8~22d出现呼吸暂停、灌注差、反应差等症状,7例血小板减少,7例C反应蛋白升高.......
作者:马晓路;孙伟;刘涛 刊期: 2006- 09
-
喂养干预对特应性高风险婴儿湿疹、食物过敏影响的跟踪研究
目的对具有特应性遗传背景的高风险婴儿随机进行不同方式的喂养干预,观察湿疹和食物过敏的发生情况,探讨喂养干预对婴儿湿疹和食物过敏发生的影响.方法从特应性夫妇中筛选出46例脐血IgE>0.35kU/L的婴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23例,母乳喂养>4个月,4个月龄内不添加任何固体辅食,随后低抗原性配方奶粉喂养,6个月内不添加鱼类、虾类食物,12个月内不添加蛋类、花生和坚果类食物;非干预组23......
作者:邵洁;盛军;董蔚;李云珠;俞善昌 刊期: 2006- 09
-
儿童福氏志贺菌Ⅰ类整合子的检测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
目的了解儿童福氏志贺菌是否存在Ⅰ类整合子及其发生率以及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6-11月从本院细菌性腹泻患儿大便培养标本分离到的福氏志贺菌共51株,应用PCR检测Ⅰ类整合子的5′保守区intⅠ1、基因盒区ant(3″)-Ⅰ和3′保守区qacE△1-sul1;用K-B(Kriby-Bauer)法测定志贺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51株福氏志贺菌中46株检出intⅠ1,Ⅰ类整合子阳性率90......
作者:俞蕙;王晓红;叶颖子;薛健昌;朱启镕 刊期: 2006- 09
-
β酮硫解酶缺乏症一例
患儿男,9个月15天,因精神差1周,神志不清7h入院.出生史、家族史、既往史、个人史无异常.体检:T36.2℃,P142次/min,R32次/min,BP83/52mmHg(1mmHg=0.133kPa),身长68cm,体重8kg.急性面容,深大呼吸,面色苍白,意识不清,颈无抵抗,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咽无红肿,双肺呼吸音粗,闻及痰鸣音,心律齐,心音强,无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未及包块,......
作者:詹建英;梁黎;董关萍;王春林;赵正言 刊期: 2006- 09
-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一例
患儿男,4岁,回族.因发热伴颌下包块1个月于2005年9月5日入院.入院前曾给予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高热不退,体温39~41℃.在外院曾对颌下包块进行活检,未明确诊断.入院查体:腋温40℃,脉搏110次/min,一般情况尚好.双侧颌下均触及多个包块,左侧大者7cm×6cm×5cm,右侧大者6cm×6cm×5cm,表面光滑,质韧,触痛,无粘连.腋下可扪及数个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欠佳,无粘连.双肺......
作者:金瑞峰;鞠秀丽;沈柏均;孙若鹏 刊期: 2006- 09
-
胰高糖素样肽及其衍生物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
肠促胰岛素(incretins)这一概念早由LaBarre于1932年提出,是指肠道衍生的具有食物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的肽类激素[1,2].在人类,incretins主要包括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cpolypeptide,GIP)和胰高糖素样肽(glucagon-likepeptide-1,GLP-1)[3].GIP和GLP-1分别......
作者:于宝生 刊期: 2006- 09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机制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婴幼儿感染RSV后可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和肺炎,与儿童哮喘有一定的关联.研究RSV感染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深入认识毛支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尤其是早期喘息与哮喘的关系.现就近有关RSV感染的免疫学和神经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立;李昌崇 刊期: 2006- 09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可有认识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一般在7岁以前发病,而睡眠呼吸紊乱(SDB)则是一个内含较广的概念,其较狭义的范畴包括以下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睡眠低通气综合征、陈-斯呼吸综合征、中枢性肺泡通气不足综合征......
作者:黄振云;刘大波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人巨细胞病毒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 2 牛磺酸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幼鼠氧化应激系统及早期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性研究
- 3 慢性肝炎患儿四项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4 粤东地区细支气管炎患儿中人偏肺病毒和人博卡病毒的检出
- 5 合理用药提高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
- 6 77例神经精神狼疮患儿临床分析
- 7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分析
- 8 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17例基因诊断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9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的研究进展
- 10 西北部分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现状调查
- 11 体表心电图P波极向对儿童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的定位分析
- 12 我国新生儿医学的发展历程
- 13 白细胞介素10受体突变引起新生儿期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基因诊断
- 14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探讨
- 15 谷固醇血症三例的临床、基因分析及治疗效果
- 16 婴儿急性下呼吸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 18 北京、重庆、广州三城市中心城区0~14岁儿童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
- 19 pp65抗原血症检测法诊断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 2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儿和艾滋病患儿病毒变异及耐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