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第7期文章
  • p73mRNA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73基因是p53基因家族的一个新成员[1],所编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p53相似.已有研究表明,p73基因在原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存在较高的阴性表达[2].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p73mRNA在小儿AL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影响预后的高危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殷小成;曹励之;张朝霞;王颖超 刊期: 2004- 07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关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在肺损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为进一步探讨其与新生儿高氧肺损伤的关系,2002年10月~2003年6月,我们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模型中IGFs的表达及维甲酸(Retinoicacid,RA)干预结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汉楚;常立文;容志惠;祝华平;张谦慎;陈红兵;李文斌 刊期: 2004- 07

  • C反应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发热原因鉴别中的意义

    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替尼泊苷(鬼臼噻吩甙,tenoposide,VM26)是当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主要加强治疗方案之一[1].Ara-C有易致发热的副作用[2].故用该方案化疗后,患儿常会出现发热,这可能与Ara-C的药物热有关,也可能与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有关[1].本研究通过对经Ara-C化疗......

    作者:方澄清;汤永民;李海峰;宋华;石淑文;杨世隆;徐卫群 刊期: 2004- 07

  • 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全相合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急性白血病

    脐血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仍需观察.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3月应用非血缘脐血移植(UD-UCBT)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急性白血病患儿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栾佐;徐世侠;吴南海;黄友章;龚小军 刊期: 2004- 07

  • 肝素联合前列地尔脂质微球体和低分子右旋糖酐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症

    肝静脉闭塞症(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50%,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仅次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第三位导致移植相关死亡的原因[1].本单位用小剂量肝素联合前列地尔脂质微球体(商品名凯时)、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异基因HSCT后VOD共2例,均获得痊愈.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平;朱为国;尹晓娟;封志纯 刊期: 2004- 07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催化酶亚单位基因对肝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催化酶亚单位(hTERT)基因对肝母细胞瘤细胞株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将已构建好的正、反义hTERT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肝母细胞瘤细胞株,经G418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鉴定获得分别转入了正、反义hTERT载体的抗性克隆细胞HepG2-s和HepG2-as.运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及TRAP-银染法对各组细胞内源性hTERTmRNA的表达及......

    作者:刘磊;李成荣;孙来保;王国兵;王兵 刊期: 200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