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全国儿科肾病综合征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关键词:儿科, 肾病, 学术研讨, 特发性急性肾衰竭, 呋喃苯胺酸, 医院, 医科大学, 治疗, 临床应用, 生长障碍, 受体拮抗剂, 肾脏病, 白蛋白, 水钠潴留, 可能机制, 激素, 高脂血症, 分子, 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静脉血栓形成
摘要:2001年6月20~22日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全国儿科肾病综合征(NS)专题学术研讨会.到会的全国各地代表11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30余篇,涉及小儿NS的治疗、临床病理以及发病机制的探讨等内容.一、学术讲座大会设立的专题讲座内容首先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中华儿肾学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霁云教授就NS时因多种病因和机制伴发的急性肾衰竭及其相应鉴别方法和治疗措施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NS时显著的低白蛋白血症和胶体渗透压下降而致的低血容量状况、NS时高凝伴发的肾静脉血栓形成、NS治疗中一些药物的应用(如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环孢素A以及中草药等)均可引起NS时的急性肾衰竭;此外NS时也可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的特发性急性肾衰竭,或因原病变突然加重而发生急性肾衰竭.中华儿肾学组副组长、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述枚教授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NS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分析了NS时血容量增高及降低两种状况的机制;导致水钠潴留的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以及肾内存在的促进Na+吸收和抑制Na+排出的机制;大约1/3NS患儿GFR下降并加重了水钠潴留的可能机制.对于NS水肿的治疗,陈述枚教授着重介绍了临床常用的袢利尿剂呋喃苯胺酸应用中的一些认识,如由于呋喃苯胺酸在血循环中与白蛋白结合、在肾小管内与尿中白蛋白再次结合、以及呋喃苯胺酸药物动力学等问题,均影响并决定了临床应用的剂量和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易著文教授的讲座主要论述NS患儿生长障碍的机制,认为NS时尿蛋白丢失、消化道吸收不良和厌食导致继发性营养不良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NS发生生长障碍的重要因素,同时近年研究证实肾病本身导致GH/IGFs轴功能的紊乱、以及其他内分泌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1,25-(OH)2D等]也是导致或加剧NS患儿生长障碍的重要因素.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魏珉教授介绍了肾脏病时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不但概括并分析了NS及慢性肾功不全和透析移植时脂代谢异常的特征和可能成因,更强调了高脂血症可促进肾小球进行性的硬化,同时也介绍了高脂血症的治疗(如他汀类药物、血浆置换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徐虹教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及其受体的合成和生理、病理作用,着重介绍了ACEI、AⅡ受体拮抗剂和肾素受体拮抗剂阻断RAS系统作用的主要方法和临床应用,在延缓肾脏病进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建华副教授介绍了肾脏病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包括环孢素A、霉酚酸酯、普乐可复(FK506)、以及雷帕霉素等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可能机制及临床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洁教授介绍了4种新近确定的由肾小球足细胞表达的分子:nephrin、α-actinin-4、podocin及CD2-AP分子,研究证实,这些分子对于蛋白尿的发生起着关键性作用.细胞分子研究将为NS研究开创新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