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47例Alport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Alpor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7年1月47例住院并且明确诊断为Alpor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男32例,女15例,男女比例2.1:1,年龄15个月~13岁,平均9.0岁.47例患儿中39例有明确家族史,其中X连锁显性遗传37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例.28例(59.3%)患儿首发症状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14例(29.8......

    作者:何旭;刘光陵;夏正坤;任献国;高远赋;樊忠民;傅元凤;伏洁;高春林;茅松;陈蓉 刊期: 2008- 12

  • 不典型儿童良性部分性癫(癎)患儿癫(癎)性负性肌阵挛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研究

    目的探讨不典型儿童良性部分性癫(癎)(ABPE)患儿癫(癎)性负性肌阵挛(ENM)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17例伴ENM的ABPE患儿在视频脑电图(VEEC)监测下行直立伸臂试验,9例同时监测双侧三角肌表面肌电图(EMG).对ENM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对抗癫(癎)药物(AED)的治疗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起病早期均符......

    作者:杨志仙;刘晓燕;秦炯;张月华;包新华;常杏芝;吴晔;熊晖 刊期: 2008- 12

  • 疑似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338例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1缺失和诊断的意义.方法根据国际诊断标准、病例随访和基因分析结果对338例疑似SMA的患儿进行诊断和分型.应用PCR-酶切方法分析患儿SMN1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的纯合缺失.应用等位基因特异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方法分析患儿的SMN1基因拷贝数,确定杂合缺失.结果(1)确诊SMA267例,其中Ⅰ型143例,Ⅱ型82......

    作者:宋昉;瞿宇晋;邹丽萍;王立文;龙美娟;王旭;杨艳玲;陈倩;王红;金煜炜 刊期: 2008- 12

  • 中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自然病程演变及免疫抑制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中型再生障碍性贫血(MAA)患儿自然病程和免疫抑制(IS)治疗疗效,探讨儿童MAA的免疫介导致病机制.方法儿童MAA71例中36例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环孢素A(CSA)治疗(治疗组),35例雄性激素等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前期无效,进展为重型再障(SAA)的患儿,行ATG+CSA+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G)联合IS(CIS)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①治疗组......

    作者:乔晓红;谢晓恬;蒋莎义;石苇;李威;周吉吉 刊期: 2008- 12

  • 广州地区儿童诺如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应用TaqMan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norovirus,NV)的发病情况,为儿童NV腹泻的临床治疗或病毒爆发流行的预防、控制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随机收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广州地区急性腹泻病患儿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应用针对病毒ORF1与ORF2连接区域设计的引物及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标本......

    作者:冯晓敏;钟家禹;周荣;耿岚岚;区文玑;龚四堂 刊期: 2008- 12

  • 条件免疫反应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条件免疫反应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方法选4~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膜下注射致敏,OVA雾化吸入激发,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健康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相同操作.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1)条件免疫反应1组(CIRt)组,以声音为条件刺激,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人为非条件刺激,两者结合7次(7d)后可建立条件免疫反应,此后每日再现条件刺激,每周......

    作者:李化兵;韩秀珍;冯益真;王金荣;孙妍;孙立峰;伊迎春;李志鹏 刊期: 2008- 12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22例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2月至2007年2月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儿22例,分为婴儿组(年龄≤1岁,n=10)和少儿组(年龄>1岁且≤15岁,n=12),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其中心电图主要分析如下特征:(1)Ⅰ导联Q波和T波倒置,(2)aVL导联异常Q波和T波倒置,(3)V5-6导联Q波,(4)v4-6导联T波倒置或......

    作者:谭晓;孙锟;李奋;张玉奇;吴兰平 刊期: 2008- 12

  • 婴儿球孢子菌病一例

    患儿,男,5个月,因发热咳嗽1个月余,加重2d于2004年9月22日入院.患儿于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以夜间为主,体温不超过38℃,伴单声轻咳,无痰,无气促等不适.曾在当地医院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前2d病情加重,体温升高到39℃以上,高达40.5℃,予退热药后,热可退,但易反复.咳嗽加重,为刺激性干咳伴气促.起病来,精神较差,吃奶、睡眠可,黄色稀便3~4次/d,小便正常,无抽搐,全身......

    作者:欧阳文献;游洁玉;祝益民;陈卫坚 刊期: 2008- 12

  •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与CFH基因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是一种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功能衰竭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疾病,儿童患者较成人多见.HUS可分为典型(腹泻相关性)HUS和非典型(非腹泻相关性)HUS(atypicalhemolyticuremicsyndrome,aHUS).......

    作者:姜采荣;叶礼燕;余自华 刊期: 2008- 12

  •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机制及临床研究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活产婴儿的1.35‰~6.5‰[1],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0%~32%[2].由于受调查人群、人种、随访时间、诊断标准及技术、不同型别VSD所占百分比等因素的影响,VSD的自然闭合率研究报道差异较大(在6%~93%之间)[1,3].因此,目前对于VSD手术治疗指征及手术时间选择仍存在很大争议[4......

    作者:孙晶;孙锟 刊期: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