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第5期文章
  • 原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患儿男,12岁.因发热、头昏、乏力半月余,于2003年1月27日入院.近半个月来,患儿不明原因出现不规则发热,高体温40.4℃,感头昏,全身乏力,无咳嗽、呕吐、腹泻.在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示全血细胞下降,未见疟原虫;B超提示肝脾肿大;肥达氏反应(-);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粗,可见斑片状阴影;骨髓检查结果: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经对症治疗8天后,仍发热.过去曾有多次鼻衄史.......

    作者:方敏;史源;李华强 刊期: 2004- 05

  • 中央核性肌病一例

    患儿男,9岁,因进行性肌无力4年入院.患儿自幼无力,发育迟缓,1岁半会翻身,3岁时才会走路,近4年来进行性肌无力,肌肉萎缩,行走缓慢,奔跑费力,易跌倒,蹲下后起立困难.记忆力差,反应尚可.足月顺产,无窒息史,出生3d时脑后部血肿.无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格检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神志清,语言流利,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稍低,四肢肌肉萎缩,近端明显,肩带肌也见萎缩.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肌力Ⅳ级,......

    作者:毕建忠;许顺良;孙琳;周庆博;尚伟;王晓云 刊期: 2004- 05

  • 暴发性紫癜一例

    患儿女,9个月,彝族.因发热伴四肢紫癜1d入院.患儿于1d前开始发热,38℃.在当地医院肌注青霉素、柴胡及地塞米松后体温下降,约2h后患儿双下肢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很快融合成片,呈紫红色,分布在臀部以下及双上肢,半天前面部亦出现类似瘀斑,两侧对称.同时,患儿烦躁、哭闹,尿少,无咳嗽、呕吐、腹泻、血尿及惊厥等.大便稀,黄色.既往健康.G1P1,否认遗传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162次/m......

    作者:马立吉;赵桂杰;刘芳;孙学英 刊期: 2004- 05

  • 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一例

    患儿男,14d,因间歇抽搐12d入院.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剖宫产,其姐体健.于生后第二天开始抖动,第三天出现抽搐,表现双眼上翻、大汗、头后仰、四肢抖动,持续2~3min自行缓解,之后每日均有频繁抽搐,多时1日抽搐10余次,不发热、吃奶可、无吐泻.查体:T36.8℃,体重3.8Kg,头围34cm,发育营养可,精神反应差,面色苍灰,双眼凝视,前囟2cm×2cm,平坦,心肺(-),腹软,肝脾不大,四肢肌......

    作者:杨波;温天莲;戴学定 刊期: 2004- 05

  • 脑钠肽及N端脑钠肽原的临床研究进展

    利钠肽(natriureticpeptide,NP)家族包括心房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C型利钠肽(C-typenatriureticpeptide,CNP)三种.ANP和BNP是维持水、盐代谢平衡及血压稳定的关键调节因素.心力衰竭(HF)时由于容量超载和心室壁张力增加,这些肽被高度激活.因此......

    作者:刘坚;罗小平 刊期: 2004- 05

  •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见和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及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许多小早产儿得以存活,然而近30年来NEC的发病率并未下降,主要原因是NEC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作者:芦惠;薛辛东 刊期: 2004- 05

  • 氯氨酮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氯氨酮是一种非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它能通过血脑屏障与NMDA型受体离子通道结合,阻断钙离子通道,在临床上是一种常用的诱导麻醉剂[1].竞争性或非竞争性NMDA型受体阻断剂能减轻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HI)所诱导的脑损伤[2].离体实验显示,氯氨酮对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2002年7月~2003年5月,我们对7日龄新生大鼠缺......

    作者:张淑玲;常全忠;李银生;千智斌;李冬霞;郭学鹏 刊期: 2004- 05

  • 雌激素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细胞的影响

    目前,雌激素中的活性成分雌二醇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已被肯定,但尚未见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有关的研究报道.本实验将雌激素用于HIE动物模型上,并与目前公认的对HIE有效的药物丹参进行对比.......

    作者:熊金国;金正勇;许春花;池永学 刊期: 2004- 05

  •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意义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小儿的常见病.诊断缺铁的生化指标很多,但都不同程度地受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机体铁代谢调节及铁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提高了铁缺乏及ID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靠性[1].本课题对正常儿童及IDA儿童进行sTfR及其他铁参数及血红蛋白(Hb)的测定,计算以不同sTf......

    作者:王捷荣;邹典定 刊期: 2004- 05

  • 不同首剂量四氢叶酸钙对氨甲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作用的影响

    强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当前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定期大剂量氨甲蝶呤(highdosemethotrexate,HD-MTX)化疗是预防髓外白血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2].但此方案对正常人体组织损害较大,故用药开始36h后给予四氢叶酸钙(Calciumfolinate,CF)解救正常组织[1,2].对标准危险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tandardriskacutelymphobl......

    作者:方澄清;徐卫群;汤永民;宋华;石淑文;杨世隆 刊期: 20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