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是近十几年出现的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关其研究较多,下面做一简述.一、VRE感染的流行病学VRE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伦敦Dulwich医院首次分离到VRE菌株[1].之后美国分离到VRE.1990年在法国、西班牙、德国也确认了有VRE寄植和感染的患者.......
作者:刘秀云;江载芳 刊期: 2002- 10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现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ues,MRSA)是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中常见的致病原,致病力强而治疗效果差.自1961年发现第一株MRSA以来,其在世界各地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耐药程度不断加深,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个问题.......
作者:樊剑锋;马琳;杨永弘 刊期: 2002- 10
-
神经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
一、概述和分类神经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neuronalceroidlipofuscinosis,NCL)是一组儿童常见的遗传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发病,偶尔也出现于成年人.其临床特点包括进行性痴呆、难治性癫和视力丧失.在病理上表现为具有黄色自发荧光特性的脂色素沉积在神经细胞和其他细胞内,导致以大脑皮层和视网膜为主的神经细胞脱失.......
作者:袁云;陈清棠 刊期: 2002- 10
-
儿童危重症监护中的随机临床试验--应用不多但却必不可少
......
作者: 刊期: 2002- 10
-
钙通道阻滞剂对缺血再灌注兔脑皮层NO和含水量及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的作用,比较两类钙通道阻滞剂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夹闭法制作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首先测定假手术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兔脑皮层NO及含水量.并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安慰剂组、尼莫地平组、氯胺酮组、尼莫地平+氯胺酮治疗组,于再灌注30min开始持续静脉给药至再灌注6h.测定脑皮层NO、含水量、细胞内游离钙([Ca2+]i)相对荧光强度.结果再灌注后脑皮层NO、......
作者:沈惠青;樊寻梅;钱素云;何颜霞 刊期: 2002- 10
-
广西新生儿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Gly71Arg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新生儿迁延性黄疸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B-UGT)基因Gly71Arg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提取广西25例病因不明的迁延性黄疸新生儿及60例正常健康儿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UGT1A1第1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用等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ASO)检测基因Gly71Arg突变.选部分经ASO检测正常和突变的PCR产物进行......
作者:钟丹妮;刘悠南;刘义;林伟雄 刊期: 2002- 10
-
以腹胀起病的线粒体病一例
患儿男,6岁.主因腹胀、腹泻1年7个月,双下肢无力1年入院.患儿于1年7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腹胀,以夜间为著,腹胀明显时伴呕吐,非喷射性.同时出现腹泻,为黄色稀糊状,无粘液脓血,每日2~4次.不伴发热、腹痛、皮肤黄染等表现.......
作者:吴晔;姜玉武;张引川;秦炯;袁云 刊期: 2002- 10
动态资讯
- 1 氧化应激状态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修复存活、凋亡及调控因子Bcl-2/p53的变化
- 2 不明病因早发癫痫性痉挛患儿遗传学研究
- 3 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4 Alport综合征治疗进展
- 5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家系KCNQ2基因新突变
- 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细胞嵌合定量方法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相关性的观察
- 7 Duke标准在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 8 加强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 9 2005年全国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专题研讨会纪要
- 10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巯嘌呤耐受性研究
- 11 转乳期婴儿不同喂养方式对其碘营养变化的影响
- 12 ABCB11缺陷病同胞共患基因型与表型分析并文献复习
- 13 负压性肺水肿四例临床分析
- 14 选择性IgM缺陷病一例
- 15 高浓度氧致新生儿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 16 遗传与儿童免疫性疾病
- 17 型特异性荧光定量RT-PCR和基因进化分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 18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对新生儿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和白介素4的影响
- 19 CⅡTA锤头状核酶抑制Jukart细胞MHCⅡ类抗原的表达
- 20 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热性惊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