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合并症的防治会议简介

陈桂霞;赵时敏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窒息复苏, 合并症, 防治, 先天性心脏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早产, 美国, 高危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 离子通道阻滞剂, 兴奋性氨基酸, 围产期, 羟苄羟麻黄碱, 葡萄糖, 合成酶抑制剂, 儿科学, 先天性疾病, 受体兴奋剂
摘要: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探索了一种符合生理学特点、标准的新生儿复苏培训方案(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NRP),由Bloom等编写教程。1990年Clark教授创办的儿童医学慈善组织, 以志愿者身份到中国成功地组织和有效地实施NRP,得到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0年6月21~23日,包括京、沪、港台等地的100多位新生儿专业医师与11名美国医学专家对以下问题在厦门进行了学术交流。 一、新生儿窒息的孕期预防 Cornish教授介绍了围产期高危情况是指导致母亲和(或)胎儿高危的母体条件。为避免孕期营养不良,推荐了产前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量标准。慢性高血压的围产期死亡率是18%~50%。母亲患感染性疾病、慢性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病、先天性疾病等也是高危因素。盖铭英教授报告了胎儿窘迫和早产防治的新进展,并对早产的高危因素、早产发动的原因、诊断和应用β受体兴奋剂(羟苄羟麻黄碱)、硫酸镁、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消炎痛)、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心痛定)等药物预防早产的方法进行了交流。 二、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 吴圣楣教授报告了能量消耗、兴奋性氨基酸、内皮素、一氧化氮、白介素、细胞凋亡(Ⅲ型)等因素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并提出葡萄糖与HIE密切相关,葡萄糖可提供能量、减少自由基的形成,因此临床上一定要保持患儿血糖略高于正常水平。美国专家认为,临床诊断为HIE 的病例中,约有25%为先天性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气道和肺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腹部疾病,代谢紊乱等,不能都认为是HIE,但都属于高危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