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第04期

免疫球蛋白输注致无菌性脑膜炎一例

李杰;刘思美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输注, 脑脊液检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儿, 治疗, 血脑屏障, 头痛, 静脉滴注, 静脉滴入, 实验室检查, 变态反应性炎症, 无菌性脑膜炎, 体液免疫缺陷, 双下肢, 皮肤, 出血点, 症状和体征, 预防性应用, 无菌性炎症
摘要:患儿男,10岁,因皮肤紫癜2 d入院。2 d前,患儿双下肢出现大小不等紫癜伴全身散在针尖样出血点,无发热、鼻衄、牙龈出血、黑便、头痛及头晕。体检:T 36.8℃,P 92次/min,神志清,皮肤粘膜散在针尖样大小出血点,双下肢有3个2.5 cm×3.0 cm大小紫癜,不高于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咽无充血,心肺正常,肝脾不大,病理反射阴性。实验室检查:WBC 7.8×109/L,N 0.35,L 0.64,Hb 124 g/L,PLT 25×109/L,大便潜血(-), 尿潜血阴性,骨髓检查示全片巨核细胞85个,大小不等,以幼稚型为主,产板型少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入院后给予Vitc 2.0、钙剂10 ml、止血敏0.25 g,静脉滴入每日1次,地塞米松0.5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上海莱氏血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8)卫药准字S-01号]400 mg/(kg*d)静脉滴入,预防性应用青霉素。治疗第3天患儿出现头痛、恶心、呕吐1次,未处理,继续上述治疗。第4天头痛加重,伴头晕、呕吐不能进食。体检:血压105/78.5 mmHg(1mmHg=0.133 kPa),精神差,颈抵抗(+),巴氏征(+)。急行头颅CT检查除外颅内出血。脑脊液外观清亮,颅压20.9 cmH2O, RBC 15×106/L, WBC 152×106/L,N 0.84,L 0.16,糖3.2 mmol/L,氯化物95 mmol/L,蛋白定性弱阳性。脑脊液细菌培养(-)。停用免疫球蛋白,每天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100 ml。2 d后患儿头痛、颈抵抗消失,巴氏征(-),1周后复查脑脊液正常。 讨论:免疫球蛋白可用于川崎病、ITP、严重感染及体液免疫缺陷的替代治疗。常见的副作用有发热、肌痛、皮疹和过敏反应。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少见报道,应引起临床注意。本例为ITP患儿,接受IVIG治疗,3 d后出现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经脑脊液检查后确定诊断。发病机理推测为免疫球蛋白IgG成分通过血脑屏障,作为变应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所致,变态反应也可能与稳定剂山梨醇有关。此无菌性炎症应与感染性炎症相鉴别,停用免疫球蛋白及对症处理后症状迅速好转可作为鉴别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