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第07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左旋门冬酰胺酶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赖永洪;吴梓梁;陈福雄;叶铁真;崔彦芹;邹亚伟;卢成瑜;蓝淑玲;钟帼钰;关镜明;卫凤桂;张辉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治疗, 左旋门冬酰胺酶, 不良反应, 毒副作用, 无病生存, 急性胰腺炎, 白血病细胞, 组织细胞, 治疗作用, 远期效果, 诱导缓解, 用药剂量, 血液循环, 淋巴系统, 临床应用, 防止复发, 恶性肿瘤, 糖尿病, 死亡
摘要: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对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诱导缓解及维持长期无病生存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L-ASP需要通过耗竭机体血液循环中的门冬酰胺(asparagines,ASN)来发挥其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故ASN的耗竭可能会使某些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细胞受损,导致各种毒副作用产生,甚至造成化疗相关死亡[1,2].目前认为,在其临床应用中,一旦发生急性胰腺炎、糖尿病等严重的副作用后,应停止继续使用L-ASP [3].但L-ASP对ALL的长期缓解、防止复发又是十分重要的,停用L-ASP将会严重影响患儿长期无病生存的远期效果.因此,我们设想通过减少L-ASP的用药剂量,取得既能减低或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同时又能保证L-ASP治疗作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