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18年第11期

中国儿童15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研究

钟旭辉;丁洁;周建华;余自华;孙书珍;包瑛;毛建华;于力;李志辉;韩子明;宋红梅;蒋小云;刘玉玲;张碧丽;夏正坤;金春华;朱光华;王墨;冯仕品;沈颖;黄松明;马青山;李海霞;王学晶;Kiyoshi Ichihara;姚晨;董冲亚

关键词:儿童, 多中心研究, 参考区间
摘要:目的 建立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临床常用检验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横断面多中心研究.由全国15个省、市(北京、广东、湖北、江苏、福建、陕西、山东、浙江、湖南、河南、天津、上海、重庆、四川、吉林)20家医学中心合作完成,白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招募6月龄~17岁的表观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腹部超声等筛选、建立“参考人群”;留取研究对象空腹血液标本,送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性激素(雌二醇、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加磷酸吡哆醛、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速率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肾功能(肌酐,碱性苦味酸法、酶法两种方法检测;胱抑素C,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免疫透射比浊法)、碱性磷酸酶(磷酸对硝基苯法)、尿酸(尿酸酶法)和肌酸激酶(酶法).将“参考人群”上述15项指标的检测数据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层统计分析,建立中国儿童参考区间.结果 共招募2 259名儿童完成现场调查,筛选“表观正常儿童”1 648名作为“参考人群”;其中男830名、女818名,年龄(7.4±4.9)岁.建立了15项检验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各指标参考区间随性别、年龄变化的趋势如下:(1)性激素: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卵泡刺激素在各年龄组均存在性别差异;(2)肝功能:2岁以下儿童的血丙氨酸转氨酶相对较高,5~9岁相对稳定,之后随年龄增长缓慢上升;(3)肾功能:儿童血肌酐随年龄增长持续上升,血胱抑素C在2岁以下相对高;(4)免疫功能:儿童血免疫球蛋白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而补体的参考范围相对恒定(年龄、性别差异不明显);(5)其他:碱性磷酸酶和肌酸激酶在生后早期(2岁以下)处于较高水平,肌酸激酶和尿酸的检测值在5~9岁儿童相对稳定.上述指标中,性激素、肌酐、免疫球蛋白、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和尿酸的参考区间在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升高、伴有性别差异.检测丙氨酸转氨酶时,加磷酸吡哆醛试剂速率法的参考区间高于不加磷酸吡哆醛法;苦味酸法检测出的肌酐参考区间高于酶法(特别是9岁及以下儿童).结论 建立了中国儿童基于年龄、性别分层的生物参考区间,涵盖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和性激素等15项临床常用检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