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19年第01期

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

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母乳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危险因素, 婴儿, 早产, 极低出生体重, 超低出生体重
摘要:目的 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2017年全年江苏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母乳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19家单位的多中心临床数据库,采集登记的胎龄≤34周且住院时间≥28 d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9)的临床资料.纳入符合条件的768例患儿,其中男376例(49.0%).按临床诊断分为非BPD组和BPD组,采用x2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BPD的临床特点及潜在的高危因素.构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768例患儿中非BPD组577例、BPD组191例,BPD发生率24.9%,其中轻、中、重度构成比分别为73.3%(140例)、23.6%(45例)、3.1%(6例).BPD组患儿出生胎龄和体重均低于非BPD组[29(28,30)比30(29,31)周、1 170(990,1 300)比1 300(1 160,1 400)g,Z=-9.959、-7.202,P均=0.000],其中胎龄<28、28~31、32~ 34周BPD发生率分别为51.7%(46/89)、24.8%(139/561)、5.1%(6/118);出生体重<1 000、1 000~1 249、1 250~1 500 9 BPD发生率分别为62.3%(48/77)、25.9%(70/270)、17.3%(73/421);BPD组男婴率[55.5%(106/191)],住院期间常频机械通气率及时间[48.7% (93/191)、120(72,259)h],产房复苏初始吸入氧浓度及大吸入氧浓度[0.35 (0.30,0.40),0.40(0.30,0.50)],红细胞悬液输注量[53(30,90)ml]均高于非BPD组[46.8%(270/577)、14.9%(86/577)及80(29,144)h、0.36±0.18及0.39±0.22、38 (28,55)ml,x2=4.350、91.640,Z=-3.557、-2.848、-3.776、-4.677,P均<0.05];而BPD组产房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例低于非BPD组[12.6% (24/191)比19.4% (112/577),x2=4.614,P=0.032];BPD组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贫血、早发败血症、临床败血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15.2% (29/191)比4.5% (26/577)、91.1%(174/191)比56.7%(327/577)、2.6%(5/191)比0.2%(1/577)、43.5%(83/191)比34.2%(197/577)、88.0%(168/191)比58.8%(339/577)、15.7% (30/191)比9.9%(57/577)、42.9%(82/191)比18.6% (107/577)、14.1% (27/191)比2.3%(13/577),x2=24.605、74.993、9.167、5.373、61.866、4.557、43.149、34.315,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OR=4.651,95%CI:1.860~ 11.625),临床败血症(OR=1.989,95%CI:1.067~ 3.70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OR=3.155,95%CI:1.060~ 9.388),常频机械通气(OR=2.298,95%CI:1.152~ 4.586),红细胞悬液输注量(OR=1.013,95%CI:1.002~ 1.024)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BPD发生更多集中在出生胎龄<32周的男性极低出生低重儿.预防院内感染,减少有创通气及输血量,积极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是减少BPD发生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