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中华儿科杂志2015年第10期文章
  • 儿童线粒体病诊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

    线粒体病是儿童期常见的遗传代谢病之一,发病率至少为1/5000[1].由于线粒体分布广泛,多器官受累是本病临床特点,常常累及脑、骨骼肌、眼、耳、消化、内分泌、心血管、肾脏及血液系统等.线粒体是“能量加工厂”,为人体提供90%以上的ATP,能量需求大的组织如脑、骨骼肌、肝脏、心肌和视网膜等线粒体分布多,反之,则线粒体分布少,造成了线粒体组织分布的异质性.......

    作者:方方;刘志梅 刊期: 2015- 10

  • 加强多学科协作 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干预水平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指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是我国围产儿前三位高发畸形,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尽管诊断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地区,产前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仍很低.简单的心脏畸形及部分危重先天性心脏病,若在生后早期给予积极干预治疗,可达到较好的预后;而部分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目前仍不能根治,预后较差.......

    作者:孙锟 刊期: 2015- 10

  • “新诊断儿童癫痫的初始单药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临床研究发现约半数新诊断癫痫患儿经第1种抗癫痫药治疗后可达到无发作[1-2],而对于新诊断癫痫患儿的规范治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我国儿童癫痫的规范用药管理水平,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牵头制定完成的“新诊断儿童癫痫的初始单药治疗专家共识”归纳了儿童癫痫方面专家的临床用药经验,将对我国常见新诊断儿童癫痫发作类型和癫痫综合征的初始单药治疗选择用药提供帮助,现对其解读如下.......

    作者:刘智胜;孙丹;秦炯 刊期: 2015- 10

  • 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容易忽视的几点问题

    儿科领域的临床研究常常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较为困难.由于真实世界研究(RWR)中涉及较少的伦理问题,研究对象范围更广,研究的可行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儿科领域中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呼声和需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开展一项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呢?......

    作者:曾琳;陶立元;赵一鸣 刊期: 2015- 10

  • 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遗传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外显子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遗传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遗传性肌病基因型-表型关联.方法筛选与肌病相关的致病基因,设计肌病相关基因二代测序靶向捕获试剂盒Sureselect(PanelVersion1和PanelVersion2),采用外显子靶向捕获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遗传性肌病的134例患儿进行相关基因突变检测.2013年使......

    作者:傅晓娜;刘爱杰;杨海坡;魏翠洁;丁娟;王爽;王静敏;袁云;姜玉武 刊期: 2015- 10

  • 新诊断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的认知特征

    目的观察新诊断尚未治疗的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s)儿童的认知特征.方法采用癫痫计算机化认知任务测试的方法(CCTE)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门诊41例新诊断尚未服用抗癫痫药物的BECTs患儿进行测试.其中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8.2±1.7)岁,起病年龄4.5~11.5岁(起病年龄<8岁者25例,起病年龄≥8岁者16例);病程0.1~9.1年.对41例患儿......

    作者:陈倩;程大志;郑彤;高志杰;张桂榛;闫秀贤;周新林;罗桂芳;许克铭 刊期: 2015- 10

  • 二代测序在儿童线粒体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二代测序在儿童线粒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患儿根据线粒体病标准进行评分,对70例(男38例、女32例,就诊年龄为3个月至14岁)疑似线粒体病的患儿,应用二代测序进行线粒体基因全测序和(或)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核基因测序,总结和分析基因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疑似线粒体病患儿中,发现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变异......

    作者:刘志梅;方方;丁昌红;张炜华;李久伟;杨欣英;王晓慧;伍妘;王红梅 刊期: 2015- 10

  • 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发作性睡病6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2010年1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符合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2)诊断标准的发作性睡病患儿66例(男42例、女24例),平均发病年龄7岁6个月(3岁9个月至13岁),平均病程1年9个月(3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18个月(2~49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6例发作性睡病患儿治疗后62......

    作者:张珅;丁昌红;吴沪生;方方;王晓慧;任晓暾 刊期: 2015- 10

  • 厚德尚道、大医精诚: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吴希如教授

    “你是想做一个儿科神经医生,还是做一个儿科神经病学家?”这是我牢记于心的一个提问,它对我的学习工作以及职业生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问者就是我的导师吴希如教授.她一直教育她的学生和年轻医生们:一个优秀的儿科神经病学家,不仅要有良好的临床能力,还要做研究,要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疾病,形成良性循环,达到更高水平,从而推动学科发展.......

    作者:姜玉武 刊期: 2015- 10

  • 我国儿科神经专业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我国儿科神经事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时任北京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诸福棠教授及继任主任秦振庭教授的支持下,左启华大夫于1957-1960年赴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研修儿科神经专业.学成回国后于1961年在北京医学院成立国内第一个小儿神经专业组,开展临床、基础研究及普及工作.根......

    作者:秦炯;林庆 刊期: 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