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变化及黄芪体外干预研究
过敏性紫癜(HSP)为常见变态反应性血管炎性疾病,其发病与T、B细胞功能紊乱关系密切[1].迄今有关HSP患儿树突状细胞(DG)功能变化的研究资料较少,有报道黄芪(AM)可以纠正HSP患儿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失衡[2],但目前尚无AM在DC水平对HSP患儿免疫功能调节的资料报道.本研究对HSP患儿外周血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的表达和DC分泌白细胞介素(......
作者:陈永兴;张秋业;王娟;曹永献;董增义 刊期: 2008- 09
-
重型地中海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状态分析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重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惟一方法.移植失败的原因除相关的并发症外,主要是移植后排斥,致使患者自身骨髓恢复,恢复无效造血.1999-2004年,我院进行了40例移植,其中13例出现不稳定嵌合体状态.......
作者:何岳林;冯晓勤;石磊;吴学东;张玉明;白静;任玉琼;李春富 刊期: 2008- 09
-
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产期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仍然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主要因素.2005年WHO资料显示,全球每年仍有400万新生儿死亡,其中与窒息相关者占23%[1].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重度HIE的死亡和严重伤残率也高达53%~61%[2-3],而发展中国家的状况远甚于此.因此,可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HIE的防治仍是新生儿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邵肖梅;周文浩 刊期: 2008- 09
-
第十四届国际儿科肾脏病大会内容概述
2007年8月31日至9月4日,第十四届国际儿科肾脏病大会(14thCongressoftheInternationalPediatricNephrologyAssociation)在美丽的多瑙河畔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143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15名中国大陆代表分别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其中8人获得大会对青年学者的特殊资助......
作者:管娜;范青锋;姚勇;丁洁 刊期: 2008- 09
-
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目的比较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RDS)的特点,探讨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RDS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理.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住院177例RDS患儿,<35周为早产组,103例,≥35周为晚期早产儿或足月儿组,74例.结果早产组开始应用呼吸机时间为8.7h,持续应用呼吸机时间4.3d,氧合指数(Oxygenat......
作者:陈安;施丽萍;郑季彦;杜立中 刊期: 2008- 09
-
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系统随访,观察其听力学、体格发育、智能发育、行为发育等多方面的改变,探讨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1998年宜昌会议通过的标准及美国Fowler标准确定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符合人选条件感染病例41例,对照组21例.进行静脉血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确定HCMV......
作者:单若冰;王晓亮;傅平 刊期: 2008- 09
-
阴沟肠杆菌感染致新生儿颅腔积气一例报告
目的含气的脑炎在新生儿非常罕见.我们报道1例日龄为5d的新生儿,因败血症并发颅内感染而导致颅腔大量积气.对新生儿阴沟肠杆菌感染引起颅腔积气息儿进行临床和疾病转归及泸州地区阴沟肠杆菌耐药分析.方法对本例阴沟肠杆菌感染引起脑膜炎、颅腔大量积气的患儿进行蓝光治疗、抗生素、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及支持治疗,反复检查血常规、CRP、头颅CT、血培养、脑积液常规、脑脊液培养等.结果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均为阴沟肠杆......
作者:叶晓秀;梁玉兰;袁丹;彭志远;董文斌 刊期: 2008- 09
-
缺氧缺血对人类胚胎脑室管膜下区神经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对妊娠中期人类胚胎脑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zone,SVZ)神经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即刻解离的妊娠中期人类胚胎脑SVZ细胞,分缺氧缺血组(HI组)和对照组短时培养.以氧糖缺失法(OGD)制备缺氧缺血损伤细胞模型.培养前以细胞成活率评价损伤程度,培养后以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nestin、MAP2、GFAP、PDGFRa及RCA120的抗体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分别鉴......
作者:张燕舞;陈燕惠 刊期: 2008- 09
-
专家点评:
本文报道的阴沟肠杆菌感染致新生儿颅腔积气的病例,系我国首例报道.阴沟肠杆菌系肠杆菌科肠杆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发酵醣类时会产酸产气,室温下繁殖快速,为人类肠道正常菌群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已成为院内感染越来越重要的病原体.由于新生儿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低下,院内感染也成为新生儿感染阴沟肠杆菌的主要途经[1].有单位[2]曾对新生儿监护室的水龙头、暖箱的操作窗开关、配奶间台面以......
作者:陈惠金 刊期: 2008- 09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重建作用
目的研究经不同处理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学习记忆功能重建的作用,探讨rMSCs移植优化方案与MSCs的作用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体外扩增rMSCs,Rice法构建新生Wistar大鼠HIBD模型,造模后5d经侧脑室植入不同处理条件的rMSCs(1~2×105/只),将HIBD新生鼠分为3组:①PBS对照组,②rMSCs组,③视黄酸(retin......
作者:刘洋;张萱;代英;舒畅;瞿平;刘友学;杨莉;李廷玉 刊期: 2008- 09
动态资讯
- 1 重视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
- 2 关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心功能状态的一点看法
- 3 T型钙通道基因CACNA1H是儿童失神癫癎的易感基因
- 4 Tourette综合征患儿睡眠障碍的研究
- 5 儿童布鲁杆菌病六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6 少见的慢性咳嗽的病因:《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四
- 7 罕见疾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8 4~12个月中国婴儿能量摄入研究
- 9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拔管失败的发生率、原因和危险因素
- 10 褪黑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1 早期不同饮食营养干预对宫内生长迟缓幼鼠生长追赶的影响
- 12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
- 13 1998~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流感病毒检测与分析
- 14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22例诊断分析
- 15 黄芪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4表达的调控
- 16 伴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的肺动脉瓣狭窄99例分析
- 17 铁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
- 18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24h尿钠测定的临床意义
- 19 早期肌阵挛脑病三例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
- 20 上海市七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