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78-13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0/R
邮发代号: 2-6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36.00
杂志荣誉 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78-1310
- 国内刊号:11-21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家族性癫(癎)综合征遗传学研究进展
家族性癫(癎)综合征通常指具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倾向但无神经变性改变的症状,如智力发育迟缓和小脑共济失调等表现的特发性癫(癎)综合征[1].尽管家族性癫(癎)综合征的表型迥异,但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的家系和基因连锁分析发现,癫(癎)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某些家族性癫(癎)存在一些遗传缺陷,大部分是由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所致.家族性癫(癎)综合征与离子通道之间的分子机制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家族......
作者:刘占利;邹丽萍 刊期: 2007- 08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2002年7-10月,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了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2、IL-10、IL-12、IFN-γ,并对其T细胞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凡;董伟伟 刊期: 2007- 08
-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血清IL-18、IL-13水平变化的研究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的周围神经炎性脱髓鞘疾病.许多研究已证明,炎性细胞因子在髓鞘损伤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IL-18、IL-13在免疫调控和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我们通过测定GBS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IL-18、IL-13水平来观察其变化.......
作者:彭涛;冯明;方桂远;方树友 刊期: 2007- 08
-
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免疫失调中的作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病,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难以找到真正特异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Tcell,Tr细胞)是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的重要调控者,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ITP发生、......
作者:薛俭成;伍昌林;刘仿 刊期: 2007- 08
-
癫(癎)持续状态后大鼠大脑中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年龄特征
大多数癫(癎)患者的发作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大约25%的癫(癎)患者发作难以控制,癫(癎)的多药耐药机理仍然不明.已经发现了一些危险因子,认为可能与多药耐药有关,其中热点的是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蛋白,即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
作者:黄绍平;李丹;张婕 刊期: 2007- 08
-
系膜增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蛋白表达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系膜增生型(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sPGN)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diopathicnephroticchildren,INS)(INS-MsPGN)是我国儿童INS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多表现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不敏感或耐药,是难治性INS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和GC耐药机制至今尚不清楚.......
作者:王凤英;卢思广;赵彤;李国民 刊期: 2007- 08
-
小儿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疗效33例报告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一种全身炎症性疾病,近年儿童病例的报告日渐增多,实践证明,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存在许多并发症,而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因安全、有效而备受重视.为探讨肠内营养在AP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33例分别采用TPN和EN治疗的AP患儿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区文玑;龚四堂;潘瑞芳;何婉儿;黄海;梁文青;陈宝心;霍少和;刘丽英 刊期: 2007- 08
-
经皮电神经刺激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结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脑瘫患儿,年龄36~58个月[(45.6±8.5)个月],通过计算机分层(性别、年龄)后随机分为TENS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儿均接受功能训练.TENS组使用2台TENS治疗仪(每台2个输出通道),8个表面电极放在下肢痉挛肌群的两端肌腱和拮抗肌肌腹给予电刺激,每次20min.以上治疗......
作者:徐开寿;何璐;李金玲;麦坚凝 刊期: 2007- 08
-
干扰素β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实验性周围神经病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干扰素β(IFN-β)和丙种球蛋白(IVIG)对空肠弯曲菌(CJ)脂多糖(LPS)诱导的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机理.方法健康Wister大鼠40只,体重205~230g,用CJLPS成功诱导出免疫神经病后,随机分为IFN-β组、IVIG组、IFN-β联合IVIG组和正常对照组.IFN-β组:每隔1d,给予IFN-β1.3μg/kg皮下注射,共6周.IVIG组:每隔2周,静脉注射IVIG40......
作者:高玉兴;李淑兰;韩秀珍;孙雁;姚春美 刊期: 2007- 08
-
长片段PCR-DNA测序方法在Rett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长片段PCR-DNA测序方法检测Rett综合征(RTT)患儿MECP2基因突变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的RTT患儿用盐析法从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长片段PCR同时扩增MECP2基因的第3和第4外显子,用1.5%的琼脂糖凝胶鉴定扩增目的片段的大小,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在40例RTT患儿中有33例患儿MECP2基因存在突变:无义突变16例;错义突变14例;缺失突变......
作者:李美蓉;潘虹;包新华;曹广娜;吴希如 刊期: 2007- 08
动态资讯
- 1 温州地区汉族儿童脓毒症与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性
- 2 屈曲指-关节炎-髋内翻-心包炎综合征一例
- 3 干扰素β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实验性周围神经病的机理研究
- 4 我国新生儿医学的现状与展望
- 5 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进展
- 6 儿童重症和危重症2009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
- 7 儿童先天性单侧肺静脉闭锁二例
- 8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5方案多中心远期临床报告
- 9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 10 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初步评价
- 1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艰难梭菌感染分析
- 12 三例新生儿马兜铃酸肾病临床特点及长期随访分析
- 13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下)
- 14 弥漫性嗜酸性筋膜炎伴肌炎一例
- 15 儿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二例
- 16 Amplatzer法堵闭动脉导管未闭前后封堵器变形的影像学观察
- 17 哮喘患儿单个核细胞表面CD86分子表达和TH源细胞因子水平及之间相关性研究
- 18 出生时抗氧化维生素及重金属水平对两岁幼儿智力发育影响的相关分析
- 19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孤独症核心症状相关性研究
- 20 陈翠贞教授:用心呵护追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