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药店2025年底前须配执业药师
时间:2025-07-14 11:12:52
国家药监局今日发布重要通知,要求全国零售药店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执业药师配备工作。这项新规明确要求每家药店必须至少配备1名执业药师,全面负责药事服务和药品管理工作,标志着我国药品零售行业专业化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政策背景与行业现状
当前我国约有56万家零售药店,但执业药师配备率仅为78%,部分偏远地区药店甚至长期依赖"挂证"药师应付检查。这种现象就像给汽车装了个玩具方向盘,看似齐全实则无法真正把控方向。新规的出台直接剑指行业乱象,将执业药师从"纸上配置"变为"在岗履职"。
核心要求详解
根据规定,执业药师需承担三大核心职责:处方审核把关、用药指导咨询、药品质量管控。通俗来说,他们就是药店的"专业守门人",既要拦住错误的用药组合,又要为患者当好"用药翻译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药饮片经营企业还需额外配备中药学专业人员,相当于给传统药材加了道专业过滤网。
实施路径与时间节点
政策设置了阶梯式推进方案:2024年底前完成30%存量药店改造,2025年6月实现70%覆盖率,最终在2025年12月31日达成100%配备目标。这种分阶段推进就像给汽车换轮胎,必须保证车辆在升级过程中仍能平稳行驶。各地药监部门将建立动态监测系统,每季度公开进度排名。
配套保障措施
为缓解人才缺口,药监局同步推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双轨培养计划。预计未来两年将新增5万名执业药师,相当于给行业输送了整整50个三甲医院药剂科的配置力量。同时建立远程药事服务系统,像"云端专家会诊"般支持偏远地区药店。
监管惩戒机制
2026年起,未达标药店将面临"三步惩戒":首次违规限期整改,二次违规降级经营,三次违规吊销许可。这套组合拳如同交通违章记分制,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亮红牌。监管部门还将开通"扫码查药师"功能,让群众成为监督的"第三只眼"。
行业影响预测
分析指出,新规实施后可能出现"鲶鱼效应":预计20%小型药店将通过加盟连锁寻求支持,15%门店将转型专业药房。这就像给池塘放进肉食鱼,倒逼所有鱼群增强游动能力。头部连锁企业已启动"百万年薪"计划争抢优质药师资源。
患者受益维度
对普通民众而言,今后购买处方药将享受"双保险"服务:电子处方系统自动审核+执业药师人工复核。相当于在用药安全路上同时设置智能护栏和真人交警。慢性病患者还能获得个性化的用药"健康档案"管理。
这项被称为"药店行业执业医师制"的改革,正在重塑我国药品零售市场的服务标准。随着2025年大限的临近,一场关于专业药事服务能力的转型升级战役已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