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科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药品批零一体化政策全面实施:重构医药供应链生态

时间:2025-06-10 10:38:06

药品批零一体化政策作为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自2023年10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药品批发与零售业务的割裂状态,允许同一市场主体同时申请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总部经营许可,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运作,重构医药供应链生态。其背后是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的贯彻,旨在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动行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型。

政策内核:批零一体化的双重价值

批零一体化的本质是“一套体系、两重资质”。企业需分别取得批发与零售的《药品经营许可证》,但可通过统一管理实现资源互通。例如,药品批发企业的仓储物流网络可直接服务于零售终端,减少中间周转环节,如同“将水库与水管直接连通”,既降低仓储冗余成本,又提升配送效率。某试点企业案例显示,实施一体化后库存周转率提升30%,相当于“让药品在供应链上的滞留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供应链优化:从数据整合到智能协同

政策明确要求企业建立独立的批发与零售质量管理体系,但更强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协同。引入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成为关键措施,例如构建数据可视化平台,将采购、库存、物流等环节纳入实时监控。这类似于“给供应链装上神经中枢”,企业可动态调整批发调拨与零售铺货比例,避免区域性缺货或积压。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鼓励企业共享供应商资源,批发端的规模化采购优势可转化为零售端的成本竞争力,形成“批发端议价、零售端让利”的良性循环。

行业影响:集中化与专业化的双轨推进

政策实施后,中小企业可通过加盟连锁总部实现资质升级,而大型企业则加速并购重组。这种变化如同“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选择”,促使行业向头部集中。另一方面,专业化要求体现在人员配置上:批发业务需配备大宗交易管理团队,零售端则强化药学服务能力,二者在统一标准下“各司其职又相互补位”。预计到2025年,全省药品零售连锁率将突破60%,专业化药房占比提高至35%。

挑战与应对:平衡监管与创新

尽管政策简化了审批流程,但“双体系”运行仍对企业管理能力提出考验。部分企业反映,同时满足批发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零售GSP存在执行成本,建议采用“模块化质量管理手册”区分条款。监管部门对此回应称,将推出“批零融合检查指南”,通过负面清单明确红线,类似“交通信号灯系统”,让企业清楚知晓禁止行为与创新空间。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渗透,批零一体化可能进一步演变为“智慧医药供应链”。例如,通过区块链追溯批号流向,或利用AI预测区域用药需求,实现“批发精准投放、零售动态调价”。这一政策不仅是管理模式的变革,更是医药产业从传统流通向数字化服务跃迁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