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科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肝郁脾虚别焦虑!这份“疏肝+健脾”联合用药攻略请收好

时间:2025-05-27 15:35:21

一、为什么“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是黄金搭档?

肝郁脾虚就像身体里的”交通堵塞“,柴胡、香附这类疏肝药好比”道路疏通队“,让气机顺畅;而党参、黄芪等健脾药更像是”后勤补给站”,源源不断生成气血。两者强强联手,既解决胸胁胀痛、情绪压抑等”堵车问题”,又改善头晕乏力、食欲差等”物资短缺”,效果比单打独斗强得多。

二、核心联用方案全解析

1. 经典CP:柴胡疏肝散+归脾丸

柴胡疏肝散:像”情绪调节剂“,陈皮、川芎快速缓解胸胁胀闷,适合饭前服用。

归脾丸:如同”气血充电宝“,饭后半小时吃,专治头晕、失眠等血虚症状。

搭配禁忌:孕妇禁用!柴胡的活血成分可能惊动胎气,归脾丸的当归也有滑胎风险。

2. 现代增效组合:基础中药+营养补充

维生素B族:和归脾丸里的B12形成”抗疲劳联盟“,特别适合加班族。

谷维素片:搭配逍遥丸调节植物神经,对经期烦躁有奇效。

益母草颗粒:与丹栀逍遥丸合用,既能疏肝又能活血调经,但孕妇绝对不能碰。

三、这样吃才有效!服药时间表

| 时间       | 药物组合                  | 作用原理                          |

|------------|---------------------------|-----------------------------------|

| 早餐前     | 柴胡疏肝散+温水送服       | 空腹吸收快,迅速疏通肝气          |

| 午餐后     | 归脾丸+复合B族片          | 促进消化吸收,补气血不伤胃        |

| 睡前       | 逍遥丸+谷维素             | 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

注意:两种中成药间隔1小时服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比如先吃柴胡疏肝散,1小时后再喝归脾丸。

四、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忌口清单:冰淇淋、螃蟹等寒凉食物会让药效打折扣,就像往疏通好的道路上泼冷水。

特殊人群:哺乳期妈妈慎用益母草颗粒,高血压患者长期吃谷维素需监测血压。

停药信号:如果出现拉肚子或口腔溃疡,可能是补气太过,需要减量或咨询医生。

五、症状改善的”进度条“

1-2周:胸胁胀痛减轻,吃饭香了(肝气疏通)

1个月:脸色红润,月经量正常(气血生成)

长期保养:季节交替时吃5天归脾丸,比临时救急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