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科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如何通过文献调研寻找研究空白与争议点?

时间:2024-11-25 17:50:57

  1. 广泛查阅文献资料

    多数据库检索:利用多种学术数据库进行文献搜索,如 Web of Science、PubMed、IEEE Xplor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这些数据库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大量文献,确保能够获取全面的研究资料。以研究生物医学领域的课题为例,在 PubMed 中可以找到最新的医学研究论文,而在 Web of Science 中还能发现跨学科(如生物医学与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的相关研究。

    拓展文献类型:除了学术期刊论文,还应关注书籍、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等。例如,在研究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时,会议论文集可能包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尚未发表在期刊上的前沿观点;学位论文则往往会对一个研究方向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梳理,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研究空白。

  2. 深入阅读与分析文献

    纵向梳理研究历程: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某一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观察不同时期研究重点的转移和变化。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的算法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重点逐渐转向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复杂技术。通过这种纵向梳理,可以发现一些曾经热门但现在被忽视的研究方向,或者尚未完全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横向对比不同研究观点:对同一时期的文献进行横向比较,关注不同研究团队或学者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例如,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可能强调温度升高对物种分布的影响,而另一些学者则更关注降水模式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作用。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和争论往往暗示着研究空白或尚未达成共识的领域。

  3. 关注文献中的提示信息

    作者提及的研究局限:仔细阅读文献,留意作者在讨论部分提及的自身研究的局限性。这可能包括研究方法的不足、样本的局限性、理论解释的不完整等方面。例如,作者在研究某种药物的疗效时,可能指出由于样本量较小,无法确定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长期疗效,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很多文献在结尾部分会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这些内容往往直接指向研究空白或有待深入的领域。例如,在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论文中,作者可能建议未来研究如何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快充性能,这就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提示。

  4.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研究热点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工具(如 CiteSpace、VOSviewer 等)对文献的关键词、引用次数等进行分析,识别研究热点。在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联。那些出现频率较低但与热点关键词有潜在联系的概念,可能就是潜在的研究空白。例如,在材料科学领域,通过图谱发现 “纳米材料” 是热点关键词,而与 “生物兼容性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相关的研究较少,这可能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空白点。

    文献共被引分析:分析文献之间的共被引关系,找到被频繁引用的经典文献和新兴文献组合。如果一些新文献与经典文献在观点或方法上存在矛盾,但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来调和,这可能就是一个争议点。例如,在经济学领域,新的经济模型与传统经典模型在某些假设上存在冲突,而这种冲突尚未得到充分解决,这就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争议研究领域。

  5. 参加学术会议与交流

    会议报告与讨论: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听取专家学者的报告,并参与讨论环节。在会议中,研究人员会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现场交流能够直接获取关于研究空白和争议点的信息。例如,在一个化学学术会议上,可能会有学者在报告中提到某种新型化学反应的机制还不清楚,这就为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研究线索。

    学术社交网络:加入学术社交网络和专业论坛,与同行进行在线交流。这些平台上会有关于研究热点、难点的讨论,通过参与其中,可以及时发现学科前沿的空白和争议。例如,在 ResearchGate 等平台上,研究人员会发布自己的研究问题和困惑,通过关注相关话题的讨论,可以发现潜在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