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儿科杂志》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我国儿科医学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年。现为月刊,80面/期,面向国内外公开 发行。 读者对象: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陈翠贞、邓金鎏、诸福棠、周华康、江载芳、吴希如、杨锡强、桂永浩等儿科界著名专家历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杜军保教授。本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重在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提高。为促进我国儿科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服 务;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提高服务;为培养我国的儿科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服务。办刊方针:专家办刊,编委会办刊。报道重点:儿科医学领 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中华儿科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代表儿科医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被14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或工具书收录:中国科技论 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库系统;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生物学文 摘;(BIOSIS;PREVIEW);癌症文摘(CANCERLIT);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等。
医学论文当中统计方法的要求
时间:2024-02-26 10:52:03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方法要求严格、准确和透明,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的一些基本要求: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根据研究设计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例如,对于连续变量,可以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于分类变量,可以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确保所选方法能够恰当地回答研究问题。
描述统计方法:在论文中详细描述所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效应大小等。对于复杂的统计方法,可以提供适当的公式或引用相关文献。
样本量和幂计算:说明研究所需的样本量是如何确定的,以及幂计算(如果适用)的结果。这有助于读者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数据处理和缺失值处理:描述数据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异常值的处理、缺失值的填补方法等。确保数据处理过程透明且可重复。
统计显著性水平:明确所使用的显著性水平(如α=0.05),并解释其含义。同时,避免过度解读统计显著性,结合效应大小和临床意义进行综合判断。
多重比较校正:如果研究中涉及多个假设检验或比较,应考虑使用多重比较校正方法(如Bonferroni校正),以控制假阳性率。
报告效应大小和可信区间:除了统计显著性外,还应报告效应大小(如相关系数、均值差异等)和可信区间。这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不确定性。
图形和表格辅助说明:使用图形和表格直观地展示数据分布、变量关系和统计结果。确保图形和表格清晰、简洁,并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
统计软件说明:说明所使用的统计软件及其版本,以确保结果的可复现性。如果可能的话,提供数据分析的代码或脚本。
遵守伦理和法规:确保研究符合相关伦理和法规要求,特别是涉及患者隐私和数据保护方面的规定。遵守所在机构或国家的伦理审查程序。
总之,医学论文中的统计方法要求严谨、准确和透明,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遵守上述要求有助于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